|
|
发表于 2007-5-19 05: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EIE原创]双绞线视频基带传输技术分析
第二部分:标准视频传输通道
- n' V6 R$ }" Y) Q: N7 Q[视频传输通道与通道失真]
1 Z" G& y/ E% m% q! U- G" A, C6 O视频传输通道与通道特性: % e- {5 F$ G2 W
1) 摄像机通过同轴电缆把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室的主机或监视器,这条同轴电缆就是一个“视频传输通道”,这条电缆的传输特性,也就是它的“通道特性”;
& a* ?# C) {# Y* f' M4 m2 b: L2) 一条同轴电缆+一个视频放大器,也可以组成一个“视频传输通道”;“通道特性”是这条同轴电缆衰减特性+视频放大器传输特性的合成特性; : P) l/ E) J8 _! g
3) 一对UTP双绞线,加两端的收发设备,也可以组成一个“视频传输通道”;“通道特性”是这条双绞线衰减特性+前后传输器特性的合成特性; 6 e3 m9 k4 J) j2 N# p$ H
4) 同样,还有微波视频传输通道,光缆视频传输通道,射频视频传输通道,数字视频传输通道等等。
/ m+ L) X" F, N! e2 [/ k显然,这些不同传输方式,都有自己的实际“通道特性”,共同的概念是:“通道特性”都是描述输入的视频特性到输出的视频特性的传输关系。显然,理想的“通道特性”应该是把输入特性1:1的、100%的传输过去,而实际传输特性与理想传输特性的差异,就是“失真”,“失真”程度有大有小,用“失真度”来做客观描述,失真度技术指标有很多,最基本的就是“幅频特性”失真度,技术指标是在0-6MHz频带内,“幅频特性”误差不能超过“-3db”,从技术指标上评价,超过这个“-3db”技术指标的传输系统(通道),就属于“通道特性不合格”。
# M- P% M) S/ u- [1 {0 e8 i 3 B6 i4 z+ x: z$ b8 U
此主题相关图片 ! R" o* T1 V5 @) z4 F

- p9 _8 d$ ~; r传输线缆,有客观技术标准(国标),性能上这个标准也是幅频特性——不同频率的的衰减量;试想,这个标准如果视是通过传输一个视频信号,凭主观看图像效果来衡量,我想劣质电缆就会泛滥成灾了;同样道理,传输设备也有客观的技术标准,符合技术标准的线缆和符合技术标准设备的工程组合,应能形成符合“通道特性技术标准”的“视频传输通道”。 ' W& T6 L2 [ V9 G/ c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通道特性技术标准”,是指设备与器材的技术标准,这是是客观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在传输图像上肉眼是看不出来失真的,这就是对视频传输设备的技术标准要求。在传输设备和器材工程应用中,视频信号是多环节传输与转换的,失真度一步步积累,图像质量一步一步劣化,只有对传输设备按照技术标准要求生产,才能确保实际工程应用中,图像不至于劣化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 B% ?1 }+ }. S9 p9 h 8 Y, Q) }" m B1 i% h. \0 ^$ ~
[宣传和认识上的误区]
5 R4 [8 l4 G3 o7 i, o# B1. 把“通道特性技术标准”设备与器材的客观技术标准,说成、理解成看工程图像; + a5 L6 l* L4 u. f- D' I! ^) L
2. 进而庸俗化为标准就是工程图像的主观感觉,只要能接受就行; ; g U7 V, F2 ]. [
3. 在这个误区引导下,有些传输产品的生产,也是按照主观感觉的图像来生产,虽然感觉有些失真,但觉得“还可以”,就出厂,然后宣传:“1200米看不出失真,可以和光端机媲美”。是行业更加混乱,最终倒霉的还是那些奋斗在工程一线的朋友和公司。 7 P1 H" y6 O. h* [3 ~
2 M( T! y1 k. f
(后面将介绍一些双绞线传输器实际实现的通道特性,敬请留意。)
) _; |$ R! C. J6 L8 C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