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 @% C1 L# d国际化竞争中的上海安防市场
9 V, e# f9 m. [; g# J7 I8 P ! g6 @, G; `: y. l, H0 V6 Q$ }
■丁兆威 7 W3 M+ l- I$ L& ~
, |- t8 P7 j4 h0 x n( T. h8 Y
* ^/ K" a1 o' M& a; J: h4 X
■上海安防,与深圳、北京三足鼎立 ~9 h/ K* W8 Z0 o4 }4 o
■上海安防人眼中的上海安防市场 7 l c0 [7 i, E
■上海安防市场刮起“总部”风 $ [3 e/ R6 X' w2 H: T' k8 ^
■上海安防企业如何看待国外安防企业进驻上海
1 r7 `: k& ]$ Z4 I! ]) ?- ?( U
) T+ I8 o A' _; k% c" k ' }4 r+ M4 G& m& {6 `7 F; [; K' X; |* H
8 F+ X8 n6 [, M
相对于深圳和北京,上海的安防产业起步和发展较晚。过去,上海安防实际上主要是以代理深圳、珠三角、北京以及国外产品为主的,“华东总代理”的身份曾经是第一代上海安防人引以自豪的荣誉。但从九十代后期尤其是2000年之后,上海安防产业开始驰入“快车道”,并迅速形成与深圳、北京三足鼎立之势。 7 X* s {$ ~9 v( G3 a% A( m/ [2 j
: |0 k& |# t3 s5 S% s上海安防,与深圳、北京三足鼎立 . J/ O7 F3 i6 n* u
3 t, p& O& V6 s+ e ; Z ?1 u% v- [5 U
& ^$ `) [' [, W+ m: @
上海,素有中国“经济之都”之称,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百多年来一直都是五光十色和繁华的象征。改革开放前,“上海货”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一直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广货”的迅速崛起,“上海货”的“地位”一度跌落。 / ?* c0 ^3 @! E0 B
中国经济界曾经有句流行语: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九十年代后,随着浦东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上海再次以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成为人们关注的一片热土。 9 y2 e4 o/ b' R9 q) _) a/ w1 P
相对于深圳和北京,上海的安防产业起步和发展较晚。过去,上海安防实际上主要是以代理深圳、珠三角、北京以及国外产品为主的,“华东总代理”的身份曾经是第一代上海安防人引以自豪的荣誉。但从九十代后期尤其是2000年之后,上海安防产业开始驰入“快车道”,并迅速形成与深圳、北京三足鼎立之势。
0 M: }1 L- A+ \$ V; y0 c广告投放,可以说是市场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2003年,笔者曾经对国内各安防专业媒体(包括DM广告杂志)广告发布情况进行过一次汇总统计分析,全国四大主要安防市场企业月平面广告投放情况大致如下:深圳600P、北京300P、上海150P、广州150P,它们的比率约为4︰2︰1︰1,从中可以看出,上海与广州市场的规模同等。但2003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2003年之后,在上海本土一批安防企业迅速崛起的同时,许多国际安防巨头纷纷将亚太总部或国内总部移到上海,从而改变了上海在全国安防市场的地位。大上海,一夜之间成了国际安防巨头聚集的地方,从而使行业人士对上海安防市场的关注率大大提高。国外安防巨头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上海本地安防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海安防企业的广告投放量一下子超过了广州,直逼北京。由此可以看出,上海近年安防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4 k* H1 c# c& K& H& _9 h$ O- D4 ^' t
9 q% }4 A; i1 E; {上海,安防企业“淘金地”
4 |; n* h2 ?% z
6 C" x1 ?) h* z& Z上海本地几乎没有“源发型”安防企业,很多都是在代理外地或国外产品的基础上发展或独立而来的。 / n1 ]% e' D0 u: u4 b' W
上海安防业很难说在某一产品领域有自己十分明显的“集群”优势,上海安防企业更多的是在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因为上海安防企业一开始大多是由集成或工程起步的。 . Z/ o2 Q$ j, m* i1 V% w
1 k' [" n/ ], ^0 l1 x过去,旧上海曾经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被形容为“遍地是黄金”。今天,虽不敢说上海遍地是黄金,但却可以说遍地都是商机。 * r' t: k) f1 R9 s* Y
由于上海安防业的发展相对较晚,因此前几年上海市的技防覆盖率明显低于北京和深圳等地,这就造成需求上的“缺口”,市场一旦启动,即呈“爆发式”增长,就像建筑工地对建材的需求一样。这也许就是近几年上海安防需求市场成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 N' v- X/ F. o* s/ J上海,号称“全球最大的工地”,一座座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其中近年上海兴建的(准)智能化大厦就超过500幢,上海近年对安防设备的需求量大大超过国内其它城市。 * j* r: @; p; H1 R/ l6 T Q
有人说上海每天都在变。上海正在努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目前拥有金融营业网点近3000家,仅每天穿梭于各银行网点之间的防弹运钞车就达450多辆;目前,已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世界前50位的大银行中,已经有20多家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而且仍在增加。上海金融机构对安防设备的需求可想而知。
c5 U5 _( l7 G上海目前拥有人口1600万,城市社会治安防控对安防设备的需求也十分庞大。此外还有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防设备投资预算虽然尚未浮出水面,但预计也不会是个小数目。上海房地产业蒸蒸日上,智能小区如雨后春笋。未来几年,上海市的体育馆、旅馆、酒店、道路交通等相关设施将进入更新与建设的鼎盛阶段,技防设施也将进入安装和更新的鼎盛阶段。 * [. r& M# P$ c$ \
同时上海又是全国第一批21个科技强警示范城市之一,上海市仅2002-2004年投入科技强警建设的经费累计就超过3亿元人民币。去年,上海市又推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10年世博会开幕前,上海将安装20万个监控摄像头,全面建立起“社会防控体系”,摄像头的摄像半径约为300至400米。 % F [4 Z/ r" S) ~5 [ Y
据悉,上海用于世博会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额将达到30亿美元,而由此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商业、旧城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约是直接投资的5-10倍。2010年前预计新建2000栋左右的现代化大楼(以写字楼、宾馆为主),这些高楼都要安装防盗、防火、门禁和监控系统。目前上海有3条地铁、1条轻轨,预计2010年前将建成8条地铁;此外还将建设沪芦、嘉金等五条高速公路;还将完成浦东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
; a# z% D. k o/ k% S$ j) S这些,无疑都将为上海安防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 g. A) k3 D7 \
) d' r( A, D8 R
上海本土安防企业的生存、发展现状
+ j5 V: z; [2 Y" ` ; U7 }- f0 x1 ]' [* o
或许是华东市场太大了,从而导致上海许多企业只重视华东市场而不重视全国市场的开拓,在经营上往往放不开手脚。 . M/ b0 a7 U5 b* ?5 }; \% g
% {# [& P" A6 m2 a目前,上海共有各类安防企业约2000家,其中生产型企业300-400家,代理、经销商约500-600家(其中有些是深圳或珠三角安防厂商直接在上海设的办事处),工程商和集成商约1000家左右。上海本地几乎没有“源发型”安防企业,很多都是在代理外地或国外产品的基础上发展或独立而来的。
w+ T4 a' F8 u4 u
3 }; _, b+ c4 [% J1 `4 q(比例图)
7 _8 m, p. I" m7 _5 Y2 o% y5 ]4 w8 j目前上海共有各类安防企业2000余家,其中生产制造商300-400家,占30%;代理、经销商约500-600家,占20%;工程商和集成商约1000家(其中工程商约500家),占50%。 " T* S, s; T" H2 [: A! C( K
0 {3 {# d5 V+ F/ q' B- S" C目前这2000多家企业散落在上海大大小小数千多幢高楼大厦里。在地区分布上,在徐家汇商圈、漕河泾开发区附近,相对较为集中;在上海部分电脑市场也有少量安防产品经销商,如科技京城等,以直接面向用户为主。
1 j k% o% P9 G$ ~! [目前上海安防市场量有多少?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2000多家企业,如果按保守估算,年均产值按300万元人民币计,约为60亿左右的市场。而实际上,据上海相关人士分析和估计,这一数字应该在80-100亿元之间。
" q0 B' V. g- s+ K: k! L截止目前,上海本土成长起来的规模较大的安防企业还不多,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只有上海诚丰、爱谱华顿等少数企业。
5 J# V! v! l* u5 _以前,上海的安防企业主要以代理外地品牌为主。众所周知,以前上海人的优越感和排外性是出了名的,但上海又是一个开放的、包容性很强的市场,只要是质量过硬的产品,在这里总会受到用户的青睐。上海的用户不但对国外品牌容易接受,对国内品牌也比较容易接受。以楼宇对讲行业为例,上海现有小区1000余幢,对可视对讲的需求极大。在市场上,德国TCS、澳大利亚悉雅特、西班牙FERMAX等国外品牌以及国内的视得安、慧锐通、安居宝等品牌都受到欢迎,各占有一定的市场。
+ R" C. {& R. _4 w5 Y与国际安防企业巨头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上海本地安防企业普遍比较拘谨,许多企业仍然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在经营上往往放不开手脚。这一点从展会参展情况即可管窥一斑,2004年北京安博会,上海参展企业40多家;2005年深圳安博会,上海参展企业只有近30家。不但参展企业少,即便参展,往往手笔也不大,这与上海安防产业的规模是不相符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安防企业固守华东本地市场而忽视全国市场的特点。 1 m4 H I7 W9 Z# ^8 I% x6 S
或许是华东市场太大了,从而导致上海许多企业只重视华东市场而不重视全国市场的开拓。在上海举行的展览会,上海的企业往往会积极参加,因为就在“家门口”,可以省去许多参展费用。但上海安防展过去一直是两年才举行一届(不包括非专业性安防展),这就使得上海市场显得略有些“寂寞”。尽管与深圳和北京三足鼎立,但深圳和北京“一南一北”的行业大展,让上海显得有些“尴尬”。因为行业内人们谈论最多、关注最多的是行业大展。
/ J: W' j8 c% H. k9 _0 r截止目前,上海安防业在全国范围内很难说在某一产品领域有自己很明显的“集群”优势。在生物识别领域,有道肯奇、银晨等;在DVR领域,有诚丰、皓维等;在防盗报警领域,有联腾、安盾等。他们在同行业中可以说都是佼佼者,但严格说来仍然没有形成明显的“集群”优势,仍然处于“散兵游勇”状态。 % J& O! L+ \, C4 C4 {
上海安防企业更多的是在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因为上海安防业一开始大多是由集成或工程起步的,直到今天,许多企业仍然是既做产品,也做集成和工程。不但本地企业如此,就连进驻上海的国外安防巨头也大多如此,如GE、Honeywell、西门子等。 N) l$ U6 X) u* u) P9 e- g' b, N
“集大成者”,或许就是上海安防企业的优势。当然,只专注于某一领域或产品的企业也有,但不占主流。 7 N( t6 S, p% C! |
上海是一块肥沃的土地,有人形容上海“插根筷子都会发芽”。上海具备培育大个企业的土壤,以上海诚丰为例,诚丰成立于2001年,仅仅五年的时间就迅速跻身于国内安防行业“第一梯队”(以年销售额1亿元人民币为标准),2005年其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诚丰公司是上海安防企业的一个典型,短短几年,诚丰公司已由纯销售型企业成功转型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是目前国内安防行业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产品已由DVR扩展至高速球、报警等领域,实现了产品的系列化和多元化。诚丰的发展是一个奇迹,但不是所有上海安防企业都有诚丰的手笔和魄力。 ; ]# C- F3 H% @% g4 |% q
1 c- Y* Y; g. `9 ^3 \
上海对国内安防市场的影响
( {! K" f; P% ^! w# x- q , P, {$ ? `8 U2 K. Q! Q4 W& _& P) R
上海是个商业化的国际城市,安防市场是面向华东辐射全国的大流通和大消费市场。上海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庞大的市场需求,吸引着无数国内外实力雄厚的安防企业的目光。目前,国内稍有实力的生产制造企业甚至代理经销企业,基本都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有些甚至进驻上海发展或将总部搬到上海,比如江苏天诚线缆、成都银晨网讯(现上海银晨)等,都相继移师上海。 ! ^( A& V" i1 U& R0 m
天诚集团1998年进驻上海,将上海作为研发、技术和市场销售中心,从而形成以扬州为生产基地,以上海为研发中心的战略布局。这一策略是天诚“小企业,大战略”定位的具体体现。据天诚集团总经理徐立平介绍,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借助和利用上海这个窗口,全面提升天诚集团企业形象,从而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
% c: M, `2 S# I1 f浙江大立专门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据大立公司董事长庞惠民介绍,大立上海研发中心目前已经拥有优秀研发人员30多名。
* n" o! Z2 u% R9 i据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青介绍:2001年,上海黄浦区招商局到成都招商,在了解了他们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后,向他们发出诚挚邀请,欢迎他们到上海发展。2001年12月,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2004年3月,银晨科技以“人脸识别系统及其应用”项目获得200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安防行业迄今为止获得的为数不多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一。 6 b4 B; ?7 r1 l) Z* a/ @" ^
上海具有人才、信息、技术、合作等诸多领域的优势资源。 1 q& A' i% c" K- I. L
张青董事长认为,上海是市场高地,人才高地,因而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他们所在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同时,上海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高,服务意识也强,这些都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因素。 * F. G" y% H' ^# F
上海是华东安防商圈的中心。上海经济与浙江、江苏历来唇齿相依,互为促进,安防也是如此,可以说他们是天然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
' l- m/ d% z/ D- a5 W9 Q! o长三角正在打造以上海为中心,以杭州、南京为次中心的“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上海至杭州的磁浮铁路有望于今年开工,并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投入运营。沪杭线全长不到200公里,列车最高时速将达430公里,建成后上海到杭州只需约半小时。“两小时经济圈”的形成将进一步拉近和缩短上海与杭州、南京、苏州、常州、扬州、南通等华东安防重镇的联系,这将有利于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安防市场的凝聚和发展。 & q" k, R; w) n$ G+ A, m% t
上海因城市规模大,其消费市场潜力明显大于国内其它城市和地区,因此,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再加上上海安防后劲十足,发展迅猛,因此对国内安防市场的影响十分巨大。上海是个不可忽视的大市场,上海市场具有极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对现代商业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商家必争之地。欲占领华东,必先取上海。对于这一点,许多企业家都有深刻的认识。过去人们常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今天,如果我们说得上海者得“天下”,可能一点都不为过。 : L- y. [4 v9 q0 `* O! R( m4 S
! k! g* t* H% e8 s& N/ R 8 g6 l2 }! k) [/ s' V3 s
|+ i5 d4 ^1 J# x: n相对来说,上海安防产业主要的产品优势不能说是集中在哪个产品线上,确切地说是在新技术产品、高端产品等领域中具有优势。
9 ]6 i/ ]& u: f近年,不但国外企业,甚至国内其它地区许多企业都在抢占上海市场份额,导致上海本地安防企业的产品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实际上正在逐年降低。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安防企业应该多一些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战。 2 F Z/ |0 O5 W& |) K, H; q
+ h4 G" v8 X Z- r
上海安防人眼中的上海安防市场 3 C7 k1 I! F+ H! I/ ?* G
5 W* x7 j9 [. @8 R
5 G% y7 b6 i0 W8 ?9 b
2 q2 V$ J; w. ?3 R0 O"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分析上海安防市场,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的。对上海安防市场,可以说上海安防人的认识可能更加深刻。那么上海安防人自己是怎样看上海安防市场的呢?
. _4 L$ Z' m2 `
. l1 \; j/ G) c& J4 M上海安防产业的优势
, e+ h3 n3 U- G+ X/ q# J 2 t ^. r* e* p) v& B0 _
上海安防市场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也有许多优势。
9 X5 }, N; V8 |$ b6 [" k8 R) H上海爱谱华顿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知名的线缆生产企业,2003年,该公司已经由专业线缆生产走上集安防线缆、监控器材、综合布线及系统集成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之路。上海爱谱华顿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建刚认为,上海安防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 Q2 ^: F& a3 c
1、研发能力强,系统集成能力强,高端产品多。上海作为中国的一个对外窗口,一直与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大批国际安防巨头纷纷进驻,给上海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安防业是代表了高新技术的产业,需要雄厚的技术背景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做支撑,上海名校林立,人才优势突出,技术研发背景浓厚,科研成果转化快。 9 ?2 W/ m R1 e( [
2、生产设备先进,产业规模化运作能力强。中国的安防行业虽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由于多种客观原因,还存在着生产工艺鱼龙混杂,先进与落后,作坊生产与机械化操作并存的局面。上海作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大都代表了国内最先进水平。如在生产线引进方面都是目前国内一流的,部分设备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w3 ^3 r8 A5 k. d
3、产品性价比高,服务意识强,口碑好。上海的安防企业有着非常强的产品品质和销售服务意识,在市场上也羸得了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的称赞和信赖。
1 d- ~ L( K0 U5 x" k6 t4、上海消费能力强,高端产品需求量大。上海每年超过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超过50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上海优越的经济状况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这种极为重要的经济环境,为安防高端产品的消费群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坚实的基础!
; c% B; p4 g/ J. e7 s9 o0 {5、消费观念前卫,需求变化快。上海作为我国最具持续发展潜力的城市,是集经济、金融、贸易为一体的国际性的中心城市,国际交往频繁,因此在消费观念和行为上都具有很强的前卫性!这对安防产品生产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8 w+ b R3 m7 \* g# o$ O6、完善齐全的配套产业供应链。上海与周边城市如杭州、宁波、昆山、无锡、苏州等产业关系紧密,整个长三角已形成了包括包装材料、原料生产与供应、产品研发、物流配送等一系列与安防产品生产和销售有关的产业供应链。这为上海及长三角安防产业的发展又提供了许多优势。 + Z; m; D3 O& P6 K, f
上海卓速网络(原卓扬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是由电信行业转到安防行业的,在网络传输监控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卓速总经理张拥军认为,依托于上海房地产市场旺盛的需求带动,上海安防在楼宇自控、智能小区相关的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在生物识别、网络视频监控、智能图像处理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开发上,近年也渐渐显示出技术及人才积累带来的竞争优势。目前,已经有不少有实力的厂家将研发中心设在上海,做好了人才储备的准备。上海安防具有很多优势,如专业人才聚集、规范的市场和服务、便捷的物流和通路等。具体说来,上海安防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8 }4 S: C% L, Y1、本地市场需求巨大。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其国际化程度有目共睹,尤其在地产经济的推动下,上海楼宇智能化的程度在全国来讲是最高的,上海房价一路飙升,新建的高楼和小区几乎都装技防系统。
* |# w. \3 _5 r$ W3 ~* m0 d2、市场辐射能力强。上海市场向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山东、河南等地影响较大,上海本地产品在以上地区的销售占有一定份额。因为历史上上海产品口碑较好,中原和华东的地市级用户比较看好上海企业生产的安防产品。一则是有相对稳定的性价比,二则是比较规范的服务保障。
0 p' q8 d. S4 y' @3、人才优势。随着上海经济的腾飞,上海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日益增强,高素质的人才储备是支撑上海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源动力。随着安防产业的整合以及IT化,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安防产业,从而为上海安防增强了后劲。 ! t' M, I6 [% S+ X6 x1 |, R
4、上海本地市场是一个追求品质的市场,中高端用户比较集中,主要表现在行业用户上,国内外一些知名品牌很容易在这里找到市场空间。 ! N" X" E- u' U4 b8 F+ l0 I
上海道肯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小峰认为,上海安防企业大多以研发、销售为主,生产制造略少一些。上海安防产业的主要优势是技术的领先性及其规范化。不少上海安防企业都比较重视自有技术的研发,再加上整个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因此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尤其是新技术的采用比较普遍。同时,作为较早与国际接轨的地区之一,上海的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相对比较规范,企业间的竞争多以良性竞争为主,注重企业信誉和服务质量。 7 I# M: c5 E, i
相对来说,上海安防产业主要的产品优势不能说是集中在哪个产品线上,确切地说是在新技术产品、高端产品等领域中具有优势。 : C5 u- j% ?% d2 J7 ?$ s
上海是中国经济、技术较为发达的地区,安防市场和安防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作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上海地区用户对产品的要求普遍较高,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程度也较高,这就为安防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另一方面,上海是较为开放的城市,与国际接轨紧密,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了解、吸收的程度较高,因而上海地区安防企业的产品往往具有技术含量高、技术领先等特点。可以说,上海的安防市场在全国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9 ] i+ f1 j* u& R% \& I* m上海诚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薛蒿认为,上海的安防业最大的特点是研发型企业居多,这一点与广州、深圳不同,后者经销型和生产制造型企业较多。目前,上海乃至全国具备完善营销渠道的企业还不多,诚丰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优势,这或许正是诚丰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2 P8 U5 H: Z) v% i$ L上海格瑞特科技实业公司总经理王衍德认为,上海安防的特点是市场大,辐射能力强,国际性强,在上海进出口方便。另外,上海市场比较规范,信誉度好,恶性盲目压价的现象较少,企业大都重视培育市场,因而都比较重视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 7 W! z4 ~2 L# @# T: H
上海申得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倩雯则认为,上海安防产业主要产品优势是在系统的控制中心及系统集成领域,如集中监控系统服务器及软件、DVR、数字视频服务器、网络视频监控、视频矩阵等。
. [- x; {. v, n9 E* U% W0 g上海安防企业的特点是发展现状整体良好,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上海安防企业管理相对规范,重视技术和产品质量,特别是在数字监控领域具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4 | X8 X1 N" ~
华建刚认为,上海对中国安防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安防业由初期杂乱、无序、喧嚣过度到良性的发展成熟期的过程中,上海安防企业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必将成为中国安防市场的新龙头! 7 r6 Q$ Q1 @6 {1 ?
. [) r9 L) Q( {, L: j9 w6 d5 \ 7 G5 V9 M, a$ l8 m, r' W1 {; P
上海安防:资源有待整合 + |5 s7 Y8 k# ~6 I3 m- ?$ [+ x
$ H6 g+ m* n1 E$ J
上海安防有许许多多的优势,但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
F0 b8 A. R/ }' C! p0 a西门子楼宇科技集团安防产品部中国区总经理孟琦立认为,上海安防产业的原创力和领导行业潮流的能力可能还有待提高。 2 P' V8 q/ [ |
卓速总经理张拥军认为,上海的商务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成本难以支撑低技术含量以及简单的制造型企业生存,所以安防企业要在上海立足,必须要在研发及通路方面下功夫。 & ?; F+ t0 o! i: g9 T
道肯奇总经理景小峰认为,上海安防产业不足之处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地域观念还比较强,以至于很多企业还局限于在华东地区发展,全国性的网络建设和企业合作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海安防企业的发展。 4 w9 Z+ i1 g( @2 T9 l1 H
胡倩雯也认为,上海安防企业的弱势是企业运营成本较高。因为上海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营商成本相对较高。 ; p6 }6 Q; b7 C6 j
上海格瑞特科技实业公司总经理王衍德则认为,上海安防产业的弱势在于产品创新不足,产业的规模较小。
; y/ q/ X+ K3 n+ q1 h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青认为,上海具有人才、信息、技术、合作等诸多领域的优势资源。上海尽管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在许多领域仍然没有形成产业化优势,安防行业也算其中之一。上海的安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和提高。 " E: ?, @/ @* W4 A3 q* Q
4 B. j! R; r2 p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等省市无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安防产品消费市场,加上上海强劲的辐射能力,该地区每年安防产品吞吐量逾百亿元,被业界称为中国三大安防市场之一。
0 L/ S( _8 Z' O( ^" R相比于北京及深圳市场,上海安防市场有其不同的特点。深圳相对是个流通性的市场,北京是个综合性市场,两地的产品研发能力相当强,大多数产品都在外地消化。但上海市场其安防产品极大多数都是外来产品,并且在长三角地区及周边省份直接消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地区的安防产品直接用户采购、周边省份工程商采购、区内行业渠道流通再转手差不多各占三分之一。从这一点看,长三角地区,安防产品的民用化程度之高当居全国之首。但上海许多安防企业在经营上放不开手脚,喜欢精打细算,缺乏冒险精神,也缺乏魄力和胆识。
/ X- A4 [' n7 V$ H, t近年,不但国外企业,甚至国内其它地区(如深圳)许多企业都在抢占上海市场份额,在内外“夹击”下,上海本地安防企业的产品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实际上正在逐年降低,但许多上海企业仍然缺乏危机意识。当然,与此同时,上海一部分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也在积极地走出上海和华东,抢占全国市场。
- x2 t8 `# W! I, T6 f上海安防企业应该多一些合作,从而提高上海安防在全国的影响力,而不是步步为营,各自为战。2005昆山安防展上,由上海申达、敏达、联腾、格瑞特、因特尔、保杰、锴通、杨阳八家公司组成的——上海安防•智能化精英团成为展会上的亮点,引起参观者的关注和好评。大规模以组团的方式参加安防展在业内还不多见。八家公司的合作,一方面为昆山展会增添了亮色,同时也体现出上海安防企业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提倡,我们衷心希望今后上海安防团队的阵容越来越强大。 |* v% j; V" a4 A
5 W4 A4 {) d1 z
3 i- `" l! q! b$ Y: X! U4 `( ?: B
* H) W3 _) d( I9 R/ ]2003年之后,众多国际安防巨头纷纷将亚太总部或中国总部移到上海,从而一夜之间改变了上海在全国安防市场的地位。
3 W$ ]2 K l% j+ t目前,进入中国的世界重量级的跨国安防公司有一半以上都把亚太或中国总部迁到了上海。有人形象地说,这是安防市场刮起的一股“上海旋风”,而且这股“旋风”仍在刮。 . h% j: [" d: T, ` ~' S' k
& K' [( C' I6 y& r4 J# N* h9 m国际安防巨头纷纷抢滩大上海
2 y m5 u1 C3 i6 b& k1 ]6 D2 p: ] 9 _& H- ~9 ~. V% {+ p' m
! _5 Z; J. O5 y3 V( B& a. g( h1 {5 N上海,开放之都
4 {: J6 \8 o( ]( G9 J 7 `7 @5 J" K; q |* E
旧上海号称“十里洋场”,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人对外来文化接受较快,接受程度也高,多数人认可和接受“质量无国界”的消费理念。对此我们不能不加分析的认为上海人崇洋媚外,喜欢“洋货”。实际上这是一种开放与封闭、新观念与旧观念的博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来看这种现象。 9 \9 c% @" C! u
在经济领域,上海有着国内其它城市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上海,内有“长三角城市群”的烘托,外有“中国经济之都”和“东方巴黎”的美誉。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强劲的经济辐射能力,是国内其它城市无法相提并论的。迄今,凡与中国建交在中国设立大使馆的国家,几乎都同时在上海设立了领事馆。在首都北京设立大使馆是政治需要,而在上海设立领事馆,往往是出于经济和贸易的考虑。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累计4.43亿吨,超越新加坡港,一举成为世界最大货运港。截止目前,上海已与世界上49个国家的近60个市(省、州、大区、道、府、县或区)结为国际友好城市,这个数字相当于北京、广州、深圳三市之和,其国际化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 k+ H2 G+ M4 i) q; z5 z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浦东开发拉开序幕之后,上海便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吸引着跨国公司的目光。截止2005年6月底,驻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104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有33家。上海在与国际化接轨和国际化道路上走在了最前面。 0 y% M: [& a k, B) h
专家预言,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使北京国际化程度提前十年,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将使上海市的国际化程度再向前推进十年。 / Z# r9 ?5 a* ?/ U) Q1 r
, E) f' { ^+ Z3 D 3 R6 H4 m l8 w1 D( a/ i" o
国际安防巨头上演“群英会” 4 ?. P. s' z3 Q' R( [
: N2 M$ `- W: ]6 i
截止目前,世界安防100强进入中国市场的不到一半,仍有许多安防巨头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而据透露,还有一些国际安防巨头正在计划或拟将亚太或中国总部迁至上海。 0 G& }% e$ s( v5 ^! ]; ]) n
* P8 d8 m: [8 T$ v6 f近年,行业人士不经意地发现,进入中国的许多世界重量级的跨国安防公司纷纷将亚太或中国总部迁到了上海。上海,逐渐成为国际安防巨头进军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7 B, V: a; ]0 e1 i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安防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起步时,主要是以代理国外产品为主,以前国外知名品牌的中国总代理大都在深圳,深圳曾集中了全国70%的一级代理商。
6 ^5 i: l- Y& {但近年行业和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深圳许多代理商通过学习,利用多年代理国外产品积累的经验,蜕变成生产制造商。一方面许多国外安防企业通过对中国市场的逐步了解,开始“抛开”国内的代理商,直接在中国安营扎寨。
7 M) G H! ?$ E所以,近年深圳的优势已经不在代理上,而是转到了生产制造上。而国际安防巨头直接在华经营,他们首先选择的不是深圳。在他们看来,深圳和珠三角可能更适合做生产基地。上海具有较强的商业流通和市场辐射优势,更适合做经营中心。似乎也只有上海这样的“巨无霸”城市,才能担当起“大本营”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无疑成了首选之地。 9 O: R0 a; l% c: V# F
株式会社腾龙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但那时只是在广东佛山设厂生产。2002年当他们决定在中国设立事务所时,选择了上海。2006年新年伊始,在上海事务所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腾龙光学(上海)有限公司,彰显出腾龙在中国图谋更大市场的雄心。
; o3 w2 H2 a9 V* r+ M: P为了拓展中国和亚太市场,霍尼韦尔于2002年11月将其亚太区总部及全球技术研发中心正式迁至上海。 2 g8 j4 `2 v/ }+ P
2003年初,GE也把亚太总部从香港搬到上海,显示出GE要将GE Security品牌在中国扎下根的决心。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GE安防在中国的员工已经由不足100人发展到700人左右。 ( U% s9 s9 O S. Q$ A! T
英格索兰(Ingersoll-Rand)也于2003年正式宣布将集团门控安保业务亚太区总部从香港移至上海。
: {$ r; T+ g5 u% u% p2 X/ N“派尔高”在球机领域几乎成了代名词,也是高品质和高端产品的象征。“要做中国的派尔高”曾经是中国许多安防企业的奋斗目标,其在行业的影响力可想而知。Pelco九十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是通过代理商美国Crockett International(克罗凯特)开拓中国市场并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克罗凯特亚太国际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不但负责Pelco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同时还负责世界上最大的光端机制造商之一 ——美国IFS公司在中国的全面业务。 0 x4 r( }$ T( h) \+ V! ?
2005年,西门子楼宇科技集团(SBT)携电视监控、门禁、防盗报警、周界防范等系列产品,全线进入安防行业。尽管西门子中国总部在北京,但西门子楼宇科技集团中国区的总部却设在了上海。 1 R( ]& A& C: A6 C
拥有50多年历史、在楼宇对讲行业久负盛名的弗曼科斯,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成立分公司,当时只是一个销售点,如今已发展到拥有员工200人,厂房4000多平方米的规模。
! [1 Z+ J- ~- ^0 N/ r6 E) [LG-CCTV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前一直与国内OEM厂商合作,2004年LG在中国大陆摄像机机芯销量就达到8万台。2005年LG做了重大的市场调整,把上海作为其亚洲市场的生产基地总部,并计划设立中国研发中心,计划以LG品牌产品来抢占更大的中国市场份额。现在LG的上海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上海工厂不久将会成为LG-CCTV全球的生产基地,每年平均有85%的产品供应国际市场,另有15%左右的产品在国内销售。 5 U1 l9 V' D' { }
全球网络视频监控产品领导厂商——瑞典Axis安讯士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带动了中国网络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行业的发展,其中国区总部也设在了上海。安讯士中国区隶属安讯士亚太区(总部设在新加坡),尽管近期他们不会考虑将亚太总部移到上海,但据安讯士全球业务拓展总监Per Bjorkdahl透露,一年前他们已经将中国区总部独立出来,直接对瑞典总部负责…… 0 e' K/ M2 n- P% Q; K/ A
5 M1 E9 B9 ?% \, p这些国际安防巨头立足上海,纵横阖捭,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2 w: Q9 M( P% I% u' v, A7 S
记者作了一下粗略统计,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大型安防企业或知名品牌,有一半以上都把亚太或中国总部设在了上海。国际安防企业巨头聚集上海,也是上海“总部经济”优势的具体体现。 . I, o1 T- m6 ~8 O6 \! @! W3 Y! g0 Y
, {3 d4 U/ Y# {8 S: O# L1 X
国际安防巨头(或知名品牌)亚太(或中国)总部一览表
$ Y4 x. j2 M' x6 `2 \0 x( w
- c) A( I/ S! a* z
" }% U; V* ]0 v7 p' ?3 @+ i1 d0 _% h
| - W; Z) X1 _/ {6 H X" L; h! ^
公司或品牌 |
+ \, o# o. [6 A, b' L% l
$ a6 Y: A& @) c2 | 亚太或中国总部所在地 |
6 x% x; ~ E ?6 Z: N" C3 K+ I3 _) M" u% f+ h
所属国家 |
6 M' p) o# I5 \. [2 Q
* v) U' l: E) H6 U: d| % s/ S* u( T& L7 @
GE | % E3 g9 G+ d( A7 j. V8 m( ]0 u# D
- n4 b1 U2 E: P: E) p2 K
上海 |
6 F$ @( z0 Q, e; I* I; Q/ ~; m( ^% _
n+ Q: ^- p! `! n 美国 | " ~7 K7 r1 T6 q( i( z, ?
' T! O/ ^8 x+ g6 V
| % B- G2 ^5 U% S- Q
Honeywell | # o. ]- a* A* V" t
2 ~# W3 V6 p; p6 H+ O- P 上海 | $ j$ D2 O/ B* x" {" B8 G" j
* H, r5 c. }+ N$ A w7 P
美国 |
% e- k4 O$ ? Q/ }. ?. I* C, h8 \9 z0 M3 L" z+ X7 n- ?; j
|
r) O l2 `% x4 Q# V0 T8 j5 A BOSCH | ; |* n" W _" n( m/ ]- v
, I! Y3 {3 T G! }/ l 新加坡 |
}. M* \* A9 z0 X7 k) _) [& E8 j$ k3 f. q, G
德国 | 5 A) j1 K/ c; `5 M
" Q0 a {% U# e& f3 Z- b|
2 ^1 c! j% f- O+ J% R6 y O Tyco |
) \; F E" e* Y" }2 y: l" e, K1 I% v9 Y/ `( f% s% |) _
新加坡 |
. I* e0 M$ R5 O$ j0 w" q1 C
3 ~5 t; R6 X. X4 a 美国 |
9 S$ d# L0 D- u3 W) l; B" p# Y$ ~
| / t1 E& @) ?" s7 q. i& W
松下 | ( c A/ q- l0 T( m
$ _4 h2 ]# l5 i. v. J* y- e: W
北京 | ( }+ {9 |1 x9 R" Q+ u
V7 q. F* {0 s 日本 | * Z+ E& B( K2 Y9 o* N4 R; m& \
2 S" o7 w: g* h# N1 t| 6 L) P' g) S) O% A. Q
三星电子 | 3 w3 Y. D. j3 r# M4 V- a
6 W+ j6 g% u: [2 r$ m( B+ x! g
天津 | # s( e+ u7 F0 @ ~
, W1 V, j/ p+ D1 o
韩国 | 3 g2 ~; k. d2 U* h) G8 b
# v$ z% s) p! k. `5 ]# t! ~$ f| 7 [* q8 @* u6 h! _# w; f% c. h
索尼 |
3 M) E3 [5 C) U& C4 h8 `; `9 }1 L- w5 @5 {3 [/ G. A
北京 |
! P+ N$ W; ?! T) H( X
: ~8 @$ Y- W: M# i 日本 |
! X' x+ j+ m z/ J# ?& k2 E7 o+ u2 j6 b9 Z- h, y ^0 x
|
; H+ [3 s. A" n JVC | 1 ~& h$ t$ y4 S
3 ]% o1 x. F6 }1 i& Z6 e- q# l 北京 | % v) j" s1 q' [! U- @1 `
. k" c, c; f2 r6 e
日本 | ( L6 G* R: C3 X/ E' i
) l# W4 ^+ J: p4 i* H9 {# v5 `, {+ W
| ; s5 R! i. F) i" ?
LG | , M0 Y) y' z' f' z
* z7 P& A; x& }5 ?4 o 上海 |
" z. ^. C$ x% ?5 N" c- U1 ]6 j0 Y( f+ z) M- v6 v. y
韩国 | 1 W# [& f3 x5 l: F1 o: z
1 F. h$ f! |5 u5 `, I
| 4 Q9 Z; t2 r4 J" _ O
西门子 | 2 `6 c+ s w9 ^1 h/ o; z0 y, F
1 E" \2 H$ Z! n+ g. Q+ Y r* w( I 上海 | 6 b5 e0 P& ]' }; u, a6 F' Q
4 _# }/ i+ A3 n M; z) Y9 B8 e 德国 | 3 X1 O7 H: _. l1 b- c
) \, ]! s; E; K( Q) X| 5 I( E7 y( z6 u
腾龙 | 3 y" L9 V u1 L4 y
, N6 f# g N7 a1 h8 T& r
上海 |
6 I. |$ q3 }9 b$ V( s- a! r0 B$ `: D* R/ a: @7 a
日本 | + x( a' K7 d7 f( @$ e
& Y2 h. y9 M% g0 b| 3 K- u3 h1 E! b& j7 X9 F+ J
亚萨合莱 | L& c3 b% p7 V
2 ]; K0 ~) z$ o/ x0 z. C0 O 上海 | . m5 v' Q& m% _
5 F# p+ t$ }- Z# D
芬兰 | 9 l! t3 D4 W1 o8 E; i
$ B, e* j/ b# n6 n2 B/ B& z
|
# Q V0 z3 }7 l PELCO |
* F% I/ `% ^1 v" ^% z
( I% e3 G& e+ r) }8 C4 |( n4 ?( U0 l. v 上海(总代理) |
$ x+ K, j, g1 M# x4 i
" l) @! T0 i* q0 F4 c9 l 美国 |
, C% b3 r* M. H" |) W+ p, x" Y; K$ ~* q7 y( t) p3 I* ?
|
$ P/ ?1 ?0 C, h8 n 悉雅特 |
, C1 l7 G- h6 E8 Z9 K, r2 O9 `6 X% Y2 N, o3 H2 g5 o- {/ l
上海 | 2 X8 j( q G% [6 @, u% |
! g6 E+ j+ c$ L0 }1 e 澳大利亚 |
* @: ^1 p$ k9 b, H. x0 G. P" W# P/ P
| 2 {, g* D5 ^+ C3 F/ c+ @5 h
安讯士 | # Z J, I4 J' @8 k9 p5 d
$ p) F5 j# [! o" c! I 上海 |
6 I& v& {- Z0 k. `# x9 |6 N/ x; g
# Z! x o; _* R7 Q- ]; i; k! v8 u$ q 瑞典 |
: [) N+ P% U8 b! T' S( ]3 R, l( g& U! ]# U
|
3 m- X/ N: H% k7 L" h" B# @3 S TOA |
0 O5 H$ ~( f2 U& l" t6 y+ U$ D; N6 A5 g L1 }; t3 x: E/ }+ D
上海 |
1 c) w# x4 t7 p0 w% J) ~, j; i; v. M" B1 u! ]# r/ e
日本 | ; o$ a1 F# O4 E8 l5 s* T% }. L g
' j, Y, U' {5 f& \
|
r. A7 p/ j2 `4 a5 c 英格索兰 | # m8 C8 m/ W- w# \) |
4 ?4 \/ C7 i3 Z1 O5 D, a
上海 | : @" Q7 @# t% i
. J9 F4 J1 A/ T$ ^0 i7 ]* Z' J 美国 | - g( A {3 |9 M( m$ g
6 ?8 w( Q# v% \2 i& B|
; a+ C6 L4 l R IFS | ; ]- I3 m& x. n1 ]0 B t
6 w- A' L6 V, u
上海(总代理) | ' ]6 a5 h/ T; \1 N
; ^0 s! [: H. f J3 A" [; @
美国 | , `: q9 f' A7 L" s/ @
3 B7 k, r' T# |. f" e% Y0 G
| / C2 N9 p7 }5 Z# a$ }
松下 |
* D: v% U+ D: R% P& J* ^4 D2 D
/ V* Z8 Y: {- n( ` 上海 | ) H/ C3 [9 C8 W$ X; `
4 k4 J$ V4 E$ w6 T& b
日本 | 2 z9 d. L' H; P; { o! }4 H5 I
c. G2 l0 F) r5 t
| 8 @1 p* x' D% M# B0 Y3 E
爱峰 | 0 D; _8 k9 } A
$ l& @- o8 P+ v& t3 E' \- x+ q
上海 | ; P/ i7 S H! H+ }# G1 T
' G& l: v' v% v2 X$ {9 ~
日本 |
# Y3 h7 u6 y" G: J4 w
6 m1 n6 k) {- ?! B. _| . R) r( L( a, g
BOSCH | 9 I, K# X* l" U4 M9 t
0 w/ X3 t. p3 \3 P
上海 |
8 Z1 N, U8 W" M, |# ^. W8 Q1 Q# D) N9 d, E& t% \0 F- Z
德国 | , ^* y" h/ L5 w+ I4 I
; x6 m. L+ t0 u, N- l1 p(以上为部分资料。由上表可以看出,上海的安防“亚太或中国总部”占了一半以上)
$ X; W7 Y6 d4 \! s- |2 \ , n2 o9 l/ D8 a3 h* U
) b. r: B6 q' p& m1 Z, B! a
3 i! D2 J3 t) Z- g7 H+ n5 Q
* T5 U/ w; {! W4 n他们为什么不约而同选择上海
3 N/ D: k- k8 h; K
* S- I+ |. h$ N; O. t$ i; l他们为什么不约而同的选中了上海? % r, J1 Q3 U$ L7 G) z& o& I& S+ t
严格说来,他们首先选中的是中国,其次才是上海。选择“总部”只是他们中国战略布局的第一步,上海只是他们落棋中国的一枚棋子,但这枚棋子很重要。 $ Q: w2 r0 o9 h
霍尼韦尔安防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Ben Cornett先生表示:“中国的发展与全球市场战略密切相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公司,应该进入中国市场、立足中国市场。而中国又是霍尼韦尔安防在亚太区的发展基石。” ) y' ]7 ]' u) ~/ n; T4 ?9 o
Ben Cornett先生于去年五月份和十月份先后两次访问中国,显示出霍尼韦尔安防集团(Honeywell Security)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信心。
0 n# f% g% s& V1 K* mBen Cornett先生认为,虽然在整个霍尼韦尔安防(Honeywell Security)全球的营销份额中中国的业务比例目前还不是很高,但中国目前市场的增长率是全球最快的,在未来的十年内,中国会继续保持这样一个非常高的市场增长率。所以他认为,十年以后世界上应该有两个最大的市场,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甚至在某些方面,中国会超过美国。 $ p& B% j7 V0 N6 O5 ?$ d2 U
霍尼韦尔安防集团中国区总裁沈达理先生认为,全球化是保持霍尼韦尔竞争力和持续增长的关键。而中国在霍尼韦尔的全球化战略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中国的成功运营,对霍尼韦尔的整个商业战略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以此为基础,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情况,特别是在新兴地区的客户需求。
8 Y& \( c/ W" v' U! @霍尼韦尔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韩敬崇先生认为,亚太地区和中国业务不断拓展,并在我们的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新需求层出不穷,而上海的发展速度又是全国领先的,社会公共安全建设不论从广度或深度上,还是与国外先进技术和服务的接轨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 t6 b7 F( u* x8 [
目前,中国正在开展平安城市的建设,这是创建安全和谐社会的重点工程,说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政府机构和企业对安防的需求特别是技术防范的需求日益强烈,围绕社会公共安全的一系列重要项目为安防业带给了巨大商机。同样,对企业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只有对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予以关注,并投入多种资源的企业才能获得良好发展。霍尼韦尔一直以领先的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走在市场前沿,安防集团每年在研发方面投入超过4000万美元。在中国,我们针对安防市场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第一时间响应中国用户的需求。中国的安防市场是个令人兴奋的市场,拥有无限美好的前景。 7 Q4 D; Z2 N$ F. `8 u0 y
西门子楼宇科技集团安防产品部中国区总经理孟琦立认为: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开放程度高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国际大都市,目前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自然就成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之地。
! F. T0 E+ H! o+ W/ t' K h从购买力的角度而言,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购买力有较强的财力支撑,而且决策流程规范,对国际品牌的认知和认同度较高,这可能与“海派文化”不无关系。西门子更看中的是上海的辐射能力。
1 c- M U! R6 d9 n3 W短短一年时间,西门子在国内的销售机构已经达到26个。据孟琦立介绍,他们在上海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仅在黄浦江两岸,就有许多著名写字楼如花旗银行大楼、财富广场等,安防及弱电工程都是他们做的;他们在上海还先后拿下了上海地铁2号线、磁悬浮项目等。 6 _/ G6 k5 E4 _. x. \% Q
孟琦立认为,相对来说,深圳、北京是中国传统的安防产品聚散地,但上海的后劲较足,上海和长三角地区较为强劲的购买力,规范的决策流程,较高的对国际品牌的认知和认同度,都有相当鲜明的特点。
$ ?9 j( I( \% f! Z* w7 {* i弗曼科斯(上海)电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胡安认为,FERMAX选择上海作为中国总部的主要因素是为了能够达到FERMAX最重要的宗旨:能够时时刻刻在顾客的身边! " @! ?1 A4 d! z& n
因为FERMAX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期,主要的客户群是在上海、江苏和浙江及其周边城市。FERMAX通过在中国市场10年的耕耘,业务不断扩大,销售网络也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销售网点已经遍布全国16个省市。 FERMAX选择上海作为国内总部的另一个因素,是因为上海是全国的工业、商业和经济中心。上海通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外资投资的热点地区。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上海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级”发展城市之一。 * p+ ~0 x) ?: T7 c+ G3 I3 O& ~: S
上海的楼宇对讲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和广东相比,上海是一个比较能够接受西方国家品牌的城市,而亚洲品牌在广东市场相对比较容易接受。
. W5 A9 I2 k* y' x6 n& d腾龙光学(上海)有限公司销售促进主任孔令俊认为,上海具有较强的商业优势、资讯优势、辐射优势和国际化优势,以上海为中心,可能更适合腾龙在整个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事实证明腾龙的选择是正确的,腾龙上海事务所自成立以来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业界刮目的成绩。几年来,腾龙立足上海,借助上海对全国市场的辐射,不断加大销售网络的建设,通过提升品质、服务、品牌,不断提高用户对腾龙的认知度,从而使腾龙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她认为,相对于深圳、北京和广州来说,上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国际化方面,相对来说上海的国际化程度更高,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 C* O- t4 Q2 A- e7 |他们的观点,或许是一种代言。 & T8 ^% i4 O5 `/ v: r6 j: q
8 c9 C, y2 {5 ]7 N无一例外的本土化策略
5 m; v% F3 e, F7 `3 o8 @8 v B3 y. b: U7 y- } g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植根中国市场就要了解中国国情和市场特点,包括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文化传统,地区差别,用户需求等。过去许多外资企业就是因为不了解中国市场特点,所以才水土不服,折戮沉沙,有些甚至铩羽而归。
! N0 d7 h @% U, ]) v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这些进驻上海的国际安防巨头在上海无一例外地都采取了本土化策略。首先表现在用人上,人才本土化甚至本地化,几乎成了他们的“杀手锏”。常见的情况是:其亚太或中国总部的总裁,一般由外国总部直接派遣,但大都会招募一名中国藉的熟谙中国国情并同时接受过东西方文化教育和具有跨国公司服务背景的副总裁,来协助主持工作,下面负责销售和市场开拓的员工也以中国藉员工为主。因为他(她)们对中国的市场更加了解,同时具有更好的人脉和社会关系。
6 O7 ^- J# s5 \' F9 U安讯士全球业务拓展总监Per Bjorkdahl就十分肯定地表示,安讯士中国市场主要靠中国的员工来做,因为他们更了解中国的市场,他们都很优秀。总部将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支持,来帮助他们开拓中国市场。 ( N- f# G' |8 B
其次是本土化生产。目前,霍尼韦尔、腾龙、西门子、LG、弗曼科斯等都实现了本土化生产(有些生产基地设在国内其它地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更贴近中国用户,拉近了服务和物流距离。
" D+ } X, J. Q$ }3 ?9 C: j霍尼韦尔在把国外的优势,如管理水平、最新技术、产品品质等带到中国来的同时,不断加强本土化力量。霍尼韦尔安防的销售、市场、技术、售后服务和研发团队都在不断扩大,逐步完成了先前单一销售国外产品,到现在本土开发、研制、生产、推广销售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和系统。在每一个霍尼韦尔安防(Honeywell Security)的新产品导入市场之前,他们都会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活动,并提出产品的可行性开发计划,研发部门随时都保持着与市场良好的沟通。这样,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往往能够更加贴近市场。 9 O8 N: M6 U5 }% z
另外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多数企业都会采取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或寻求代理商的方式,通过这种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来开拓中国市场尤其是区域市场。比如GE与海尔、信安捷,西门子与上海诚丰,JVC与浙江大华等的合作。 . c4 W1 D1 ^, c* V/ {) N
通过本土化的运作,使这些国际安防巨头在中国市场上如鱼得水,令国内企业感到暗暗吃惊。比如霍尼韦尔安防,先后拿下了影响中国智能住宅产业的深圳红树西岸和天津赛顿中心的智能家居项目;同时霍尼韦尔还深入了解和关注中国的“科技强警”和“平安城市”建设,先后拿下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中的城市大型监控和联网报警项目。这在包括国内一些安防企业都还没有重视“科技强警”和“平安城市”商机的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也说明他们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市场的了解和深入。 0 f1 n5 j5 g+ {1 }; S, C/ w
弗曼科斯在中国已经有十年的经验,所以对中国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也十分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中国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产品,都是针对中国用户和市场而开发生产的,比如可视对讲产品大多具有中文显示等功能,深受中国用户和家庭的欢迎。 3 g* C% D+ p5 Z0 u
所以,迄今为止这些进驻上海的国际安防企业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的几乎很少,可见本土化策略对外资安防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多么重要。
7 z4 F% L1 O* T
! n' B4 g- D# n! o: [9 g1 t6 s“上海旋风”仍在刮 3 e \3 L4 J, T2 W( ^2 V
7 j6 x$ a: K" }) n! ? J1 {
国际安防巨头“扎堆”上海,几乎成了一种安防行业有目共睹的现象。也有人形象地说,这是安防市场刮起的一股“上海旋风”,而且这股“旋风”仍在刮。截止目前,世界安防100强进入中国市场的不到一半,仍有许多安防巨头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而据透露,还有一些国际安防巨头正在计划或拟将亚太或中国总部迁至上海。 7 M9 ?* J# I% v4 Z6 G
或许,好戏还在后头。 2 @# }4 t0 G! R6 a8 [
; ]# _3 ~8 X, s5 X* [0 ~
( F0 i; L* G2 K 5 b1 A& r4 O. o# K
名词解释:总部经济
8 J% Q4 n* b4 v' B8 |; V
$ J. S- H. P7 H: {1 f! |“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最佳效应是
8 D- |1 `7 i3 ?4 v' ]实现企业和城市的双赢。对企业来说,实施总部、研发总部与生产基地的空间分离,向中心城市聚集,客观上是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必然结果;对迁入城市而言,企业总部的入驻,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和消费,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最终提高城市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因此,众多城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总部尤其是跨国公司总部入驻。
& [( A1 H0 F! n0 G; A5 y1 I$ g在我国现阶段,总部迁移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境外企业将其境外总部迁到中国或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调整国际市场战略。二是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批中心城市或省会城市迁移。 2 I8 F+ {& U. e# b
( L0 ?4 H) ~: } H
: b+ y$ _ k. d+ u- K& U; } $ a# L# p* I2 z5 B9 e! `4 M% a
' j2 T0 k3 b- I, J6 G
深圳安防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的前列并成为全国安防市场中心,实际就是得益于当初国外安防企业的带动。所以,国外安防企业目光和市场重心向上海转移,对上海安防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 J! {: x2 i5 h2 k6 \( n* ^8 K ! n( i# o3 v( [9 m( D9 b
上海安防企业如何看待国际安防巨头进驻上海 U5 p- L1 K# T# a$ j8 ?
1 h: A! ^8 t+ ?6 ^7 D
: Y+ T t# `1 `
) w1 u# L3 z5 g$ w( |: t- N近年,随着大量国内、国外知名安防品牌的不断涌入,使上海本地安防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尽管他们占据了地利和人和的优势。 - u* F2 R% c2 L$ `: t2 D% N1 ]/ X- S' l; J
国际安防巨头纷纷抢滩上海,对上海安防业的发展和上海安防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上海本地的安防企业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来自境外的竞争对手的呢?
( U) r) ^" D) p( t8 c- }
) {& T- |: Y4 B+ c$ O! I3 \( K! j g" X上海道肯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小峰拥有包括GE在内的14年世界500强企业服务经验,可以说对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运作都非常了解,领悟也深。谈到国外安防巨头纷纷抢滩上海,他认为,国际安防巨头进入上海必定会对本土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因为这些国际企业不仅有先进的技术和多年的安防行业经验,而且有雄厚的资金优势,他们往往会采取并购较大竞争对手的方式来实现对市场的垄断。他们的进入将使本土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 S7 [% H' {0 t% m. I
但万事都有弊也有利,国际企业的进入也会带来更多新的技术和观念,不仅会刺激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潜力,也会促进整体市场和企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也会更加激发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企业进一步联合起来共同发展。道肯奇就是在与很多国际企业的联合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来看,国际安防巨头的进入对本土企业来说是好事,毕竟市场不是靠一家公司可以做大的。在这种环境下,上海安防企业应该起点高一些。现在,道肯奇每年都会吸纳一批有外资安防企业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加盟,他们为企业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从而使道肯奇始终站在与国外企业而不仅仅是国内企业同台竞争的舞台上,这就使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
$ I8 K- x3 C- l0 h上海卓速网络(原卓扬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拥军也认为,国际安防巨头的进驻,将大大推动上海安防企业在技术、管理以及营销上的变革,他们给本地安防厂商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更是促进。
. Z$ {/ y% r- _# [% E4 ~7 S& p上海申得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倩雯则认为,国际安防巨头纷纷移师上海,对上海安防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带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好事不是坏事。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这对上海安防企业也是一个考验。 ! I: b1 F- v. @8 U1 n9 Z
她呼吁我们的行业媒体,要多宣传民族安防企业,从而使我们的民族安防企业能够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 @ V" R" v- `
爱谱华顿总经理华建刚认为,国际安防巨头“扎堆”上海,对上海安防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大批国际安防巨头不断的进驻,给上海安防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为上海培养了一大批的安防技术专业人才。同时国际安防巨头的加入,也给上海安防企业增加了很大竞争压力,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也激励和加速了本土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壮大。
, j$ e. A) O. G& Q9 K5 k上海诚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与包括JVC、西门子等都有过良好的合作,诚丰公司副总裁薛蒿认为,国际安防巨头纷纷聚集上海,对上海安防业的发展是好事。作为一个企业,要善于采取“拿来主义”,学习别人的长处。只有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少走弯路,快速发展壮大自己。上海的安防企业(当然也包括诚丰在内)只有和高手过招才能磨练自己,促使企业快速成长。 ( x. A) ]1 n" Y, T8 ^
上海素有“海纳百川”的美誉,上海的安防企业也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国外安防企业纷纷进驻上海,对上海的安防企业来说是幸事,上海安防企业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努力寻求与他们合作,通过与这些国际安防企业的合作,达到共赢和提高自己的目的,共同促进中国安防产业的发展和安防市场的繁荣。
& y, ~: g' D# ]# l
1 o$ t; p' @: S- E* \& q) T他们的观点或许可以代表上海多数安防企业的观点。 ; s) g6 j6 [6 a
众所周知,深圳安防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的前列并成为全国安防市场中心,实际就是得益于当初国外安防企业的带动。如果没有当初许多国外安防企业在深圳安营扎寨,深圳安防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所以,国外安防企业目光和市场重心向上海转移,对上海安防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上海安防企业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实现上海安防发展史上的历史性突破和飞跃?让我们拭目以待。 4 B j& r! |& \. u; L
(该文写于2006年5月) ' H% }" d1 z# }# {: Q6 S
) f- y6 X, T: ]# p0 {8 D/ F+ m
, ]. U# Q' t! k1 ?. r+ w# n[[i] 本帖最后由 老丁 于 2010-8-30 14:14 编辑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