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11-19 0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LG老鬼 谈了两个问题:一) 了...
LG老鬼 谈了两个问题: ) h+ d& b- c, M( d. G
一) 了抗干扰演示:“抗干扰实验我也看了,用模拟干扰源,然后开启抗干扰器,操作人员稍微调节了一下,图象就非常好了,但是我提出疑问:这是单频干扰吧?能模拟出全频干扰吗?操作人员说是,也可以模拟全频干扰,然后转为全频干扰,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她怎么调也调不出非常好的效果了,最终的效果是能大致看到图象,但是无法分辨物体,图象质量大致可以判定为1级到2级之间.现场另外一个同行也看到了,说其实也就是恢复的稍微比原来好些而已.也没有说的那么神嘛.”
4 X5 L! Y _5 S$ W4 G——我不知道看的是哪家抗干扰演示。不好评价。
* t7 p* \2 b& D4 x5 Q4 Y: q; t! a, DEIE展台演示是这样的:演示的干扰类型:木纹干扰,斜竖条干扰,拉丝干扰,网纹干扰,50赫兹干扰,100赫兹干扰,白噪声干扰,噪点干扰,共8种;演示电缆长度75-5电缆400米,干扰强度调整在工程常见干扰强度稍大一点——有工程经验者都认为“一般没有这么大,足够强了”; # u0 U8 a/ k+ S( f7 S
1. 在没有加抗干扰器的情况下,图像干扰较重,但还能看出有图像,观察不同类型干扰,有的说,他见到的干扰像这一种,另一个说,他见到的像那一种; 6 q/ t6 M! m; q) b/ Y2 B- F' ?
2. 用演示“切换器”把前后端抗干扰器“接入”传输电缆两端,干扰消除,画面干干净净;
+ F. w. b6 }8 d3. 在加有抗干扰器情况下,把干扰强度逐步调到最大,画面出现“残余干扰”,干扰较淡;
) ~; L# O ^3 N6 }% e$ S4. 再用演示“切换器”把前后端抗干扰器“移出”传输电缆两端,观察不加抗干扰器情况下的图像——各种干扰情况下,图像几乎都被干扰盖死看不到。——对这种干扰强度,普遍然为:干扰不可能这么大,如果真的干扰这么大,那肯定是系统设计和施工出现了重大问题。——[EIE讲解]:这也说明EIE加权抗干扰器抑制干扰的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但对于常见干扰类型和强度,具有了足够的抑制能力;
' S) T, y4 w1 K/ c' o$ ?) `5. 再接如抗干扰器,减弱干扰强度,使“残余干扰”刚刚消失;再把前后端抗干扰器“移出”看不加抗干扰器情况下,干扰对图像的影响——图像干扰较重,结论是:能够达到工程实用要求。 5 b, z; I* G4 h' t9 F
根据一些没有参加展会朋友的要求,重新制作一组图片,介绍一下展会演示情况和效果;为此,我们还专门购买了一套硬盘录像机,以便抓拍画面;近期将帖出来。 , f# v1 s# H" G& t" E: Z
二) LG老鬼:抗衰减的我无话可说,因为基本没有强干扰,恢复的图象非常好,但是现场没有演示有干扰情况下的放大,所以根本不知道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 e! `& w- ?! |* P$ c$ ~——EIE加权视频放大器(视频恢复主机),SYV75-5电缆2公里传输,末端恢复演示。展会现场也有。但确实没有演示“有干扰情况下的放大”,因为从产品应用场合和功能上已经明确,这不是抗干扰设备,是无干扰情况下的视频传输恢复设备;有干扰时,应选用加权抗干扰传输器,既能抑制干扰,又能补偿电缆衰减,应用时不要选错产品。
5 E R2 O+ R7 j4 ?4 h/ [三) LG老鬼:基于以上内容,我才提出上面的疑问,并得出结论.当然,我也申明过,对于这个领域,我基本上是没有实际经验的,有的只是我记在大脑中的所学过的东西并最终留在我大脑中的印象而已.其中不免很多错误. * O% }4 b v! i/ Z, t9 r
我倒觉得你是一个很乐于思考的人。在这里我也开诚布公的提点建议:在下任何结论之前,要尽量充实依据。古语:一叶障目,不识泰山。就是告诫我们,克服片面,要尽量全面的看问题。
9 A/ x& U; X1 U9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