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它是国家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煤矿也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比70%左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煤炭行业的兴旺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此重要的能源,自然少不了对它的开采,尽管随着现在科学不断进步,开采煤矿的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是也逃不开开采煤矿的安全问题,煤矿安全的问题时时刻刻威胁着地下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
, [3 ?4 O ^4 {, j1 e+ h
" q7 \9 m% N% a 在煤矿地下除了要时刻注意煤矿坍塌的危险,也要注意来自地下空气的生命威胁,众所周知,不仅煤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煤矿地下的煤炭经过氧化也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属于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分子量小,能在空气中扩散,所以煤矿下轻度接触会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于一般接触反应,此外还有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近些年由于煤矿下一氧化碳而中毒的安全事故也不在少数,很多煤矿都是由于实现没有及时准备,没有预先得到警示,没有引起重视,所以发生了生命事故。/ g% _/ f/ ?8 n6 }
- j4 u/ p ]( R& W 2021年1月19日,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瑞丰煤矿11204运输巷回风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中毒事故,经初步排查,当班下井47人,安全升井43人,4人失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时现场又是什么样的情况?最后救援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后续我们又该如何去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悲剧?
3 i" d. T C: x. K- v事故的原因以及经过:2021年1月19日早上7时20分,贵州煤监局接到报告,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瑞丰煤矿11204运输巷回风发生一氧化碳超限,经初步排查,当班下井47人,安全升井43人。
2 q& y" M& K u经全力救援,所有失联人员于2021年1月19日12时44分全部搜救出井,其中1人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在医院救治,其余3人已无生命体征。 现场施救工作已全部结束,相关善后事宜及事故调查工作在有序开展。
6 T: p7 X# ?* J 三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丧生了,难道不让人痛心吗?这让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事先他们在一氧化碳超限的时候没有做好安全措施,从而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如果当时有一氧化碳气体检测设备,悲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
6 Z/ R" D: |+ J( D5 D" T s5 g- Q" U( V% j, [. M
( r* ^' ~/ Y" p- a1 E. X; d% G
同样的事情在2020年9月27日国内重庆煤矿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故: 重庆能投渝新能源公司下属松藻煤矿凌晨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造成17人被困。事后的调查表示是当时皮带燃烧,地下的一氧化碳超限,最后事故造成了16人死亡,事故或造成了5000万到一亿一下的直接经济损失。 血淋淋的教训!!! 来自一氧化碳的威胁
/ ]1 q) F/ s9 D% k怎么样才能及时预防一氧化碳带来的危险呢?在煤矿下,通风情况本身就不好的情况下,一氧化碳如果浓度过高,那么一时之间肯定没有办法能够降下来,如果冒险进行工作,只会白白丢点性命,在煤矿下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只能通过设备去检测空气环境。常用的一氧化碳检测设备中核心元器件是一氧化碳传感器,长期在地下工作,对于检测下面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必须要够精确,这就要求一氧化碳传感器的
% K; }+ z+ W) T1 M( q! J2 T/ o灵敏度高 线性度好 分辨率高 ; l0 b) H, C# K" Q& g% A! `
新世联科技推荐的一氧化碳传感器CO-AM,不仅灵敏度高,线性度好,而且分辨率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准确检测到煤矿地下CO的含量。0 V2 Z$ T: c, E* M) M' Y* V5 D* Q
, n$ B, O, U+ `
一氧化碳传感器CO-AM主要特性: . L. h$ ]( D+ ?* s2 `; u6 H$ k
测量范围:5000ppm
9 t$ T0 r, Z+ N- i! M 灵敏度:55~90nA/ppm
, a* b; @! E: C$ O8 \- t# k 响应时间:<25s< div=""> ) d2 m9 e: A. O$ S8 U2 b' C5 n
满量程线性误差:15-25ppm
4 q' V0 `% ^! Q- y9 H 过载:10000ppm
: S0 K* D1 @; a# I 分辨率:0.5ppm
4 Y/ P( l: A. W9 N! M CO-AM一氧化碳传感器是由英国Alphasense研发的无功耗型的电化学传感器,利用驱动检测电路便可以检测一氧化碳的浓度。传感器的尺寸小,可以做成便携式检测仪器、固定式报警仪器,或者报警系统等等,可以用于煤矿、地下工作场所、炼金等。我们可以提供详细的参考电路和传感器使用的方法。 5 N) {6 |, m: D. D4 o4 o3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