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无人机市场的快速打开,人们拥有一台“想飞就飞”的掌上“灰机”已经不再是难事,但是无人机“滥飞”“黑飞”事故频发,伤人毁物,甚至可能被****利用,造成重大安全隐患。除了出台监管政策,必要的反无人机手段亟须上马,因此无人机与反无人机必将上演一场场技术比拼、互寻漏洞的戏码。据数据统计,在2017~2022年间,反无人机市场将以每年约23.89%的速度增长,到2022年,市场总额将达到11.4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的反无人机系统需求将占全球市场的30%,反无人机产品将长期保持高速增长
1 e, S. Q! {; V3 r8 P: p0 h& U( `6 D$ w# w
深圳特信对反无人机系统的分类利用这些技术手段研制的反无人机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 z1 ~# n0 a) A U" `0 E6 I/ }2 u ]' Z0 _7 \- h2 E
一是监测控制类,借助阻截无人机的使用的传输代码控制无人机并引导其返航,同时避免无人机坠毁。
' } J/ f& @/ k, o0 \2 Y% f5 n; K g3 E2 V+ |, j
二是直接摧毁类,主要是利用导弹、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格斗型无人机以及常规火力等手段直接摧毁无人机。+ ]& |: X. J, @/ F# G
9 T& G5 ~4 C! y! X1 _9 j* Y
三是干扰阻断类,通过向无人机发射定向大功率干扰射频,切断无人机与遥控平台之间的通讯,迫使无人机自行降落或返航。1 {. I0 F4 b! q. ]! V
+ n* Y* x8 k4 D$ ^! z( Z1 y8 n! F-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