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有两个关键因素导致许多病人不幸死亡:一方面,产生了我们称之为“细胞风暴”的野蛮的炎症,另一方面,微血栓形成的微循环受到影响。而臭氧具有改善组织缺氧和提高机体免疫两个重要的特性,这一点在疾病治疗中充分发挥了作用。 3 ~6 j* y1 e' ]/ Q
据了解,国外一些国家纷纷将臭氧治疗应用到新冠肺炎的治疗中。
$ T( B* E7 X1 P+ H7 |2020年3月24日,意大利高级卫生研究所(ISS)主席科学秘书处致函臭氧疗法科学学会(SIOOT),授权使用臭氧疗法治疗COVID-19检测呈阳性的患者。 ; p; p; T! p( m! E- j% Z
从意大利的报告可以看出,低剂量医用臭氧自血疗法对于阻止由轻症转重症的干预是非常明显的。受到意大利令人振奋的临床结果的影响,西班牙成为全球第二个批准使用该疗法的国家。 ( ?7 E; W, v2 F: {: H, @0 P
臭氧最初大部分是用于水和空气的消毒,后来发展到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把“臭氧”应用到医疗领域也已经约有200年的历史了。
2 I7 T: y3 ^1 _/ b1 S臭氧疗法原理
4 u( B0 w+ ?, @& P血液与臭氧在十几分之一秒后就会融合,与血液融合的臭氧进入体内后,第一变成氧气,第二变成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是一个活性特别高的化学物质,它会激活体内许多机体成份,反应出许多生物活性因子,这些活性因子有抗肿瘤的、抗感染的、促进创面愈合的、扩张血管的等等,它几乎可以涵盖人体的所有疾病,因此目前应用于许多临床科室,如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风湿科、外科等等。
& D1 g/ a0 W5 m D“臭氧疗法”最早可追溯到世界大战期间,德兵用臭氧治疗气性坏疽,而后在1936年,法国医生P P. . Aubourg 最早提倡将臭氧直肠灌注治疗慢性结肠炎。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臭氧的作用机理渐被认识,到了1972 年,德国医生Wolff 和 Hansler在德国创立了第一个臭氧学会。 * Y8 l: d1 k, N+ U& r4 p
我国臭氧医学的发展始于2000年,军医高校的何晓峰教授将臭氧椎间盘髓核融解术引进我国医学界,此后,该项技能在我国各个医院逐步推广,而今我国各省的重型医院均有臭氧髓核溶解术在开展;同时臭氧医学逐步从单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发展到治疗骨科、心脏内科、神经内科、烧伤科、糖尿病内分泌科、肿瘤科、疼痛科等临床科室的多种疾病。
9 ^0 ~0 M; M9 q- N. U2008年9月5日,我国臭氧专业治疗组成立了——世界疼痛医学会中国臭氧治疗专业委员会,与臭氧相关的学科,疼痛科、骨科、神经内科、传染科、烧伤科、皮肤科的专家教授纷纷加入。 ) y% V4 z$ K6 f, ], P2 F; l
目前臭氧治疗的最佳治疗剂量还没有明确规范,Lin等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在 10~80 μg/ml范围对外周神经的结构和功能不会产生破坏和影响。
]5 l6 i# ~6 o- L( H, c* b2 U国内则认为采用臭氧在疼痛治疗中的最低有效浓度为 30 μg/ml,最高浓度为 60 μg/ml。浓度超过80 μg/ml 可能会产生神经毒性作用。 因此,在业界对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存在学术争议。
& S# L* E( N+ J/ m/ Q/ s& p
臭氧在医学行业的应用虽然存在较大争议,却在消毒杀菌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食品行业、空气消毒、水处理还是公共卫生、化工等领域,臭氧作为强氧化剂,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 I4 c1 S- @% s* U' q& V臭氧在空气中杀菌常用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应用范围浓度表: / ]. ~2 ^9 h ^2 Y8 q2 \
3 M% x" _/ @0 Q, v* |/ {需要注意的是,臭氧对人体呼吸道粘膜有刺激,空气中臭氧浓度达0.15ppm时,即可嗅出;按照国际标准,达0.5-1ppm时可引起口干等不适;达1-4ppm时可引起咳嗽;达4-10ppm时可引起强烈咳嗽。故消毒用臭氧消毒空气,必须是在人不在的条件下,消毒后至少过30分钟才能进入。
, b8 ^' `7 @) R( \2 w3 A, d在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时,需要严格检测密闭环境中臭氧的浓度,而为了防止臭氧浓度超标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这时就需要通过臭氧传感器来判断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了。新世联推荐英国Alphasense 臭氧传感器OX-B431 量程为0~20ppm,低可以检测15ppb的臭氧浓度,非常适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仪器。 5 [" Q" t. W' @$ t"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