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84|回复: 0

[方案] 数字孪生 智慧电力可视化决策系统

[复制链接]

安防传说人物

Rank: 8Rank: 8

积分
3037
发表于 2021-1-8 12: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产品概述
数字冰雹数字孪生智慧电力可视化决策系统,支持整合电力部门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覆盖基建、运检、调度、生产、营销、安监等多个业务领域,凭借先进的人机交互方式,实现数据融合、数据显示、数据分析、数据监测指挥等多种功能,可广泛应用于态势监测、应急指挥、分析研判、展示汇报等场景。

1产品功能1.1常态运维保障
1.1.1  基础设施监测
1.1.1.1 设备运维监测
支持通过三维建模,对电网各类设备设施的外观、复杂机械结构等进行三维仿真显示,并可集成视频监控、设备运行监测、环境监测以及其他传感器实时上传的监测数据,对设备位置分布、类型、运行环境、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支持设备运行异常(故障、短路冲击、过载、过温等)实时告警、设备详细信息查询,辅助管理者直观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安全隐患。



1.1.1.2 线路运维监测
支持对输配电线路的地理分布、起止点、电能流向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支持查询具体线路的基本情况如:所属厂站、线路名称、电压等级、投运时间等;并可集成各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对线路电能流转情况、电流值、负载率、线损率等运行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对线路重载、过载等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告警,有效提高输配电线路的运维效率及供电可靠性。
1.1.1.3 电网运行监测
支持从地理空间分布维度和逻辑层级结构维度,对大规模电网的分布、节点位置、供电范围、拓扑关系等信息进行综合展示,并可集成电网自动化管理、运行监测、信息采集等调度数据,对站室、管廊、输配电线路等电网关键要素的运行态势进行实时监测,辅助管理者综合掌握跨地域、大范围电网运行态势,有效提升电网监控力度。



1.1.2 电力工程监控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全面展示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分布、工程概况(工期、投资规模、参建单位等)、工程进度、人员、车辆、工器具等信息;并可对现场施工安全、进度、质量等进行实时监测,辅助管理部门综合掌握电力工程的总体情况,提升对工程安全和工程进度的监测监管力度。



1.1.3 智能巡检监测
支持集成视频监控、机器人、无人机等前端巡检系统,有效结合视频智能分析、智能定位、智能研判技术,对故障点位、安全隐患点位等情况进行可视化监测,实现异常事件的实时告警、快速显示,并可智能化调取异常点位周边监控视频,有效提高电网巡检工作效率。

1.1.4 重点用户保障
1.1.4.1 保障对象可视化
支持对重点保障对象周边环境、建筑外观和内部详细结构进行三维显示,并可对保障对象的数量、位置、保电范围、保电等级等信息分时分区进行标注显示。支持集成视频监控、设备巡检、环境检测等系统数据,对保电区域实时运行态势进行综合监测,辅助管理者精确掌控电力运行状态,提升保电效能。



1.1.4.2 保电资源监测
支持对保障人员、物资、车辆、设备等资源的数量、类型、空间位置分布、实时状态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可视化管理,支持保电资源详细信息查询,如联系方式、工作状态、工单详情、监控视频、图片信息等;支持对未正常工作的车辆、设备等进行告警,提升对各保电资源的监管力度。
1.1.4.3 输配电状态监测
支持对保电范围内的变电站所、高低压配电设备、配网等要素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包括各要素的数量、位置分布、供电范围、电能流转方向、负载情况、电能质量、运维状态等信息,并可对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告警,有效提升输配电监测力度,为供电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1.1.4.4 用电负荷监测
支持集成用电负荷监测系统数据,对电网各节点实时用电负荷进行监测,对异常用电情况进行实时告警;并可综合历史平均负荷、最高/最低负荷、用电变化趋势等数据,结合专业的分析模型,对用电趋势进行分析预测,辅助管理者根据用电负荷情况及时调整配网运行方式,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及效能。

1.1.5 运检作业监测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可直观展示运检工单的数量、分布、类型、状态等信息;支持交互查询处理人员、业务承载量、工单进度、预计完成时间等详细信息;支持集成视频监控、电子巡更、手持终端等系统数据,对运检作业安全状态、运检人员实时位置、实时图像等现场态势进行远程监控,提升运检作业的管控力度。



1.1.6 充电桩运维监测
支持基于栅格化,直观展示辖区充电桩的数量、地理分布、类型等数据,支持点选查询具体充电桩的详细信息;并可集成充电桩运维监控系统数据,对电流、电压、输出电量、收益等运行状态以及故障告警信息进行实时监测,辅助管理者全面了解地区充电桩建设情况,强化对充电桩状态的监测与感知。

1.1.7 电网运行可视分析
结合专业分析模型,支持对海量电网历史运行数据,如:配变负载率、电压合格率、低电压影响因素(网架、负荷)、历史停电次数及时长、故障报修率、派单及时率、平均完成时间等指标进行时空关联分析,实现对电网供电可靠性、供电能力、供电质量、电网负荷等方面的多维度分析研判,为电网优化调整提供科学全面的决策依据。



1.1.8 用户用电可视分析
支持基于栅格化,对电力用户的地域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分析;并可结合专业分析模型,综合城市用电量、行业用电量、用电负荷等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研判,并可对用电数据进行历史追溯和态势预测;支持从用户属性、履约能力、交易能力、用电行为等维度构建用户画像,全面反映用户用电特征。为管理部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电能使用率及电力营销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1.1.9 电力数据应用分析
支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居民住宅用电情况、区域人口密度、商业类别、车辆运行特性等数据进行综合关联分析,直观反映该区域用电总量变化趋势、经济状况、充电设施需求等信息,从而可为在配电网规划、商业选址、充电桩选址等决策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1.2应急指挥调度
1.2.1 数据监测告警
支持基于时间、空间、数据等多个维度,为设备/线路重过载、电压异常、三相不平衡等各类异常事件建立阈值告警触发规则,并支持集成各检测系统数据,自动监控各类数据指标变化趋势,对电网风险隐患进行可视化自动告警。



1.2.2 突发事件监测
支持集成各类前端感知设备采集的实时数据,对自然灾害、外力破坏、停电、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地、实时态势、处置情况等信息进行可视化监测,支持智能化筛选查看事件发生地周边监控视频、应急资源,方便指挥人员进行判定和分析,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1.2.3 重点区域监测
支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对变电站、供电站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可视化监测,并可对重点区域的位置、状态、关键指标等信息进行联动分析并标注显示,对重点区域实时态势进行综合监测,辅助管理者精确掌控重点区域状态,提升监测指挥力度。
1.2.4  应急资源监测
支持整合电力应急抢修所需各类资源,可实时监测抢修队伍、车辆、物资、设备等应急保障资源的部署情况,支持跨通讯系统一键调度不同处置单位资源,提高多部门协作效率,为突发情况下指挥人员进行大规模应急资源管理和调配提供决策支持。



1.2.5  可视化预案部署
支持针对重大活动、迎峰度冬度夏、自然灾害等情况建立电力保障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可将预案的相关要素及指挥过程进行可视化部署,支持对应急抢修资源部署、行动路线、处置流程等进行动态展现和推演,以增强指挥作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响应效率。
1.2.6  可视化通讯指挥
支持整合各类电力资源,集成eLTE-PWI融合通信指挥平台,有效整合接处警平台、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eLTE集群通信、视频会商等技术平台,实现各业务应用的互联互通,实现调度资源可视、警员状态可视、现场态势可视等功能,并支持一键直呼、协同调度多方交管资源,强化电力管理部门扁平化指挥调度的能力,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

1.3数据分析研判
1.3.1  数据分析决策驾驶舱
支持对接电力行业既有海量业务数据,如送电工区、变电工区、调度所、信息中心等综合运行数据,提供统计图表、分布图、空间统计图、空间分布图、空间关系图等多大类近百种数据分析图表,进行多维度分析研判,并支持组合为数据分析驾驶舱进行综合显示,实现多指标数据的并行监测分析,为管理者决策研判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1.3.2  全时空数据可视分析
支持将多源、异构、海量数据进行时空校准,并按照时间/空间/层级结构等维度进行可视化分析,支持数据实时显示、态势历史回溯,辅助用户全面掌控数据变化态势、深度挖掘运行数据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规律。
1.3.3  统计分析决策支持
提供统计图、统计表、单柱图、簇状柱图、堆积柱图等多种统计分析视图,支持将海量业务数据的特定指标,按业务需求进行多维度并行分析,并提供上卷、下钻、切片等数据分析支持,可点选查看同一数据指标在不同维度下的分布特征,帮助用户洞悉复杂数据背后的关联关系。



1.3.4  可视分析决策支持
支持接入既有海量情报数据,基于栅格、聚簇、热图、活动规律等多种可视化分析手段进行可视化分析研判;支持与电网细分领域的专业分析算法和数据模型相结合,助力用户挖掘数据价值,提高电网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效率。
1.3.5  行业模型算法集成
支持与电网行业领域的专业分析算法和数据模型相结合,支持计算结果与其他来源数据的融合可视化分析,支持将现有信息资源与人工智能计算结果进行串并分析,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建设成果,为指挥人员提高决策效率,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安豆网|Archiver|手机版|中国安防论坛 ( 粤ICP备09063021号 )

GMT+8, 2025-1-22 23:42 , Processed in 0.0599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