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01|回复: 0

[讨论] 厨房油烟中如何产生的PM2.5?如何预防厨房油烟PM2.5?

[复制链接]

安防传说人物

Rank: 8Rank: 8

积分
4616
发表于 2020-1-16 14: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几年中国人越来越熟悉PM2.5这个词,知道了它是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知道了它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很多人开始“谈霾色变”。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厨房油烟也会产生PM2.5颗粒,而且对人体的危害不比雾霾来的小,甚至于会更毒。下面工采网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PM2.5传感器如何监测餐厅厨房油烟的。
无火不成灶,无灶不成厨,无厨不成家。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厨房是家的重心,但也是一个最脏最烦最闹心的地方。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食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使城市快速发展的餐饮业也使得油烟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厨房烟尘污染对周围环境、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影响,一般提起肺癌,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肯定是个老烟枪!殊不知,厨房油烟也是肺癌的致病因素。
       
厨房哪个地方最易产生PM2.5
蒸煮方式产生的PM2.5颗粒相对较少,煎炸炒烤烹饪方式则对环境污染更大。由于油烟污染物组分复杂,主要包括颗粒物和气态有机物两种。
颗粒物组分
粒径特征:餐饮业排放的颗粒物(TSP)以PM2.5为主,约占颗粒物的76.91%
颗粒物成分特征:不同菜系烹调方式和原料影响颗粒物的化学组成。有机颗粒物约占60%,无机盐颗粒物约占12%,有机物和无机盐的聚合颗粒物约占10%,其他未知化学物质约占18%
气态有机物组分
油烟污染物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复杂,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和含氧有机物(其中非甲烷总烃类物质占比约68%,含氧有机物约32%),并以苯系物、烷烯烃和酮类为主,特征物质有甲苯、二甲苯、乙苯、丙酮、丙烯等。
那么,在厨房,最易产生PM2.5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灶台。通过数据调查表明,在中国,女性患肺癌的比例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这主要和中国人的烹饪习惯有关,中餐讲究烹炒煎炸,大火爆炒也是常有的,这就导致中国厨房里常年弥漫着呛鼻的油烟。
研究表明,人体在呼吸时可将PM2.5颗粒吸入细支气管和肺泡中,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危害健康。另外,油烟PM2.5颗粒上面附着多种有毒有害成分,特别是BaP、挥发性亚硝胺、杂环胺类化合物等成分,是已知的致突变物和致癌物,附着在更小的颗粒物上,通过肺泡甚至能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引起肺损伤、肝脏毒性、氧化损伤、免疫力下降等)
在厨房该如何预防PM2.5的危害?
针对烹饪方式和厨房地点,我们不难发现:多使用蒸煮少使用炸炒,可有效避免PM2.5的产生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当然,作为厨师,用什么样的烹饪方式并不能单纯的以自己的想法为决定。所以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减少PM2.5对厨师身体的伤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工采网小编了解到在室温下,整个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污染物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种类型是可固化颗粒,其颗粒尺寸大于10微米。它们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不会对大气造成持续污染。第二类是颗粒尺寸在0.0110微米之间的可吸入颗粒,其中大部分是从食物源排出的细颗粒PM2.5。第三类主要是有机气态污染物,它们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重要来源,是区域区域复杂污染的重要前体。在食品烟雾中,可以检测到超过300VOC。餐饮烟气的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餐饮烟气的监管。
5 [) }9 e: J, `" |& v
工采网小编通过了解行业发现最有效的监测厨房油烟情况的措施还是安装空气质量PM2.5传感器,VOC传感器,甲醛传感器等,通过这些气体传感器对油烟进行实时监测,提醒工作人员做好通风,减少油烟污染。工采网推荐PM2.5传感器,日本figaro推出的激光颗粒传感器TF-LP01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TF-LP01型激光颗粒物传感器是利用散射原理对空气中粉尘颗粒进行检测的小型模组,具备体积小、检测精度高、重复性好、一致性好、实时响应可连续采集、抗干扰能力强、采用超静音风扇,传感器出厂100%检测和标定等优点。已广泛用于空气净化器、便携式空气质量检测设备、空调、新风系统、智能家居等场所。

" T7 D7 q% R) i3 i( 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安豆网|Archiver|手机版|中国安防论坛 ( 粤ICP备09063021号 )

GMT+8, 2024-12-28 02:35 , Processed in 0.0897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