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17日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颁发中国驻英国使领馆首张生物识别签证。
, L2 W( C7 E( F4 N! ~ Q1 f1 d2 _3 q, S I7 q" H2 k; T$ v% l

' X: H" _5 S7 Y7 \) o0 A- F! l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表示,根据中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对等原则,中国驻英国使领馆自2018年11月1日起对包括英国公民在内的签证申请人员全部留存指纹,12月17日同步颁发生物识别签证,这是中国顺应国际签证技术发展趋势,完善对申签人员个人信息采集的一种技术手段。
( P* X4 s4 A+ C( y/ b% K 生物特征识别被评为“21 世纪十大高科技之一。比尔·盖茨曾这样断言:生物识别技术,即利用人的生理特征例如指纹、虹膜等来识别个人的身份,将成为未来几年 IT 产业的重要革新。( c6 ~- P- G. y4 \! ?" X3 P
生物识别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结合是技术发展趋势,随着应用场景的扩大,人们认知意识的提升,使得生物识别未来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生物识别技术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智能安防、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能金融等众多领域的应用正全面展开,将改变在机器人、智能卡、移动端设备、可穿戴设备、嵌入式芯片以及其他“智能”物品上的使用方式,这些变化将大力推动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市场不断发展。
9 d% W, q: U3 Y" v/ ^) ? 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b( |! \# s' x4 c& D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3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为21.7%。2015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已达到130亿美元,预计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51亿美元,5年内年均增速约14%。5年内年均增速约14%。其中,指纹识别市场规模将有130亿美元,语音识别将有56亿美元、人脸识别为24亿美元、虹膜识别将有16亿美元、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将有24亿美元。- [9 }/ {4 J- u: B# u
) B: M) N$ a: `$ s8 B
. U6 z* Y9 p4 t; m0 X2 O+ [
2010-2014年,国内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增长率保持在60%以上,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在良好发展趋势下,2015年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截止到2017年我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规模约202亿元,同比2016年的146亿元增长了38.36%。预计2020年国内生物识别市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其中,人脸识别领域2016年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预计到2021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1亿元左右。9 Q3 e) x3 d1 {: D( l* Q
生物识别多元化应用遍地开花
. `1 f" X( A( P0 P% B 指纹识别
: n) e3 N+ G) ?* B/ { 目前在国内,指纹识别由于其发展时间长,且发展速度比较快,并且经过多年的市场推广和应用,在门禁、考勤、保险箱、身份认证等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产品,同时由于其成本较其他识别技术低,更易推广和被用户接受,因此目前国内指纹识别的应用占整个生物识别应用约90%的市场份额。随着人们日益对个人生命财产安全与隐私的重视,指纹识别获得广泛的应用。
8 f @# _' [8 w2 r! C0 Z, H# [ 人脸识别
' R% Z1 L! b4 l1 c3 \. t; K" | 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分析智能报警系统,可针对在逃人员、嫌疑人员、受控人员、失控人员等不同对象在不同的监控场景中实时抓取人脸、人形等特征,通过与模板库中的档案特征对比,实现被监控对象的身份落地,并实时预警。系统前端设备主要实现可疑目标的预警功能,当发现监控画面范围内有可疑目标时,及时将可疑目标的图片发送到中心服务平台,同时标记该目标出现的时间,便于后续查找视频。& l3 l# H3 l; m4 y7 n
虹膜识别8 o+ q" e+ N h5 o0 |, h9 k
虹膜识别技术被称为是目前“世界上识别速度最快、安全级别最高、最为精准”的生物识别技术。随着近些年金融诈骗、银行卡遭盗刷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银行的安全系统受到拷问和质疑。银行为了提高安全级别,陆续引进生物识别技术进行安保升级。在众多生物识别技术中,识别最精准和最安全的虹膜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银行这个高安全行业的重视,其应用也日益增多。
8 q D/ E$ k. r- Q 静脉识别
1 ~, Y8 O4 _- k+ y1 E. T 指静脉识别作为第二代生物识别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活体识别,它扫描的是手指内部的静脉血管,流动中的血红蛋白吸收近红外光而成像,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把静脉活体识别技术,融合社保卡、身份证识别一体化提供社会化管理服务,以多功能自助机为手段提供认证和权益查询服务,建立集中式的手指静脉特征数据库,实现快速、精准、安全、便捷的身份认证系统,提高了参保人员信息核实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H% Q% n' e W9 v, h1 C
结束语
8 B# H* T4 R5 Z; K2 c 多种生物识别方式跨领域的融合应用能够更好地增加安全性,当然,这需要多门学科协调研究发展,目前这种尝试与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生物识别的未来市场不可估量。对于行业而言,不断提升技术提高意识的精准度和速度、优化用户体验、研究隐私保护政策等是需要不断推进的工作。
& u- q+ @( Z- d) d" p7 P9 S! @2 A9 }8 X;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