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05|回复: 0

出门旅游必备之救生衣使用指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3 11: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发生的“普吉岛翻船事故”了,当地时间7月5日17时45分左右,两艘游船在泰国普吉岛附近海域突遇特大暴风雨,发生倾覆并沉没,截至7月10日,事故共造成45人死亡,仍有2人生死不明。3 ]4 i1 _; X2 x9 d; l6 R2 @! R

, A3 ?8 d, r, d  生死之外无大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救生衣的具体操作方法!
( i) m& O# H- U* U" T. `: |  救生衣( life jacket)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NEOPRENE),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一般使用年限为5-7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 j+ |0 a# h) U& n: W
  泡沫式救生衣% P! L. A& R0 I
  泡沫式救生衣是指用尼龙布或氯丁橡胶做的面料,中间填充泡沫板等浮力材料,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使落水者头部能露出水面。一般我们用的都是属于海用救生衣。其内部采用EVA发泡素材,经过压缩3D立体成型,其厚度为4厘米左右(国内产的是5-6片薄发材料,厚约5-7厘米)。按照标准规格生产的救生衣,都有它的浮力标准:一般成年为7.5千克/24小时,儿童则为5千克/24小时,这样才能确保胸部以上浮出水面。) m, E, G5 B) Z/ X- f, e

' A7 C& c5 j* j" {6 l  泡沫式救生衣使用方法
% R7 C- P1 L! a- |& Q  1.救生衣套在颈上将长方形浮力袋置于身前系好领口的带子。
( {: e* v. k7 I" M! M7 m# q  v3 P1 E  2.将左右两根腹带分别穿过左右两边的扣带环,绕到背后交叉。5 d: l% w' o1 F# O4 ~- I( u
  3.将腹带穿过胸前的扣带环并打上死结或者固定好扣带环。然后把裆部的两根扣带扣牢固。
# l) u- Q* ^" u- p4 z! F  4.穿妥后检查每一处是否缚牢。
+ X6 \- K# S1 k

. N% f, Z! e( @3 K  温馨提示:
3 O- V: l& A* @7 \0 {  最关键是图中最下面的跨带,一定要从胯下穿过系好!在水里身体下沉,救生衣上浮,不系好这两根带子救生衣就会往上跑,极易呛水,而且有浪情况下很容易就冲走。8 ]. {# L" e+ f/ `
  充气式救生衣  \8 @& _+ d1 ?
  充气救生衣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充气方式,适用于客货轮、游艇、军用、水警、水上缉私艇、水上施工作业、海上钻井平台、抗洪救灾、打捞防汛、领航、水文、水利等领域的水上逃生工具。3 O/ i+ ~# n1 s# f( {$ ]3 \8 n
; G: F. \8 M2 s( x, F
  充气式救生衣使用方法
- @4 k; ~) t" g6 a: ^) x. A: M2 J  1、把头套进救生衣内;- M6 \% N, L( k# M' _6 E( z
  2、把左右两侧的扣带扣紧;
5 `% j. i$ r+ l  3、拉动左右两侧的拉索,充气阀打开,救生衣在数秒钟内充气。自动充气救生衣则落水后自动充气。
% G- U. b/ l5 `

; C2 c+ ?: [8 g( z4 g  充气救生衣的工作原理& O3 T7 u1 h9 s' ]4 I
  1. 手动充气:落水前或后用力拉动充气装置上的拉绳,使拉杆转至不小于90度,刺针刺破气瓶膜片,高压CO2气体冲入气囊,气体膨胀后产生浮力。! I* q  s/ t7 J( E5 l# p
  2. 自动充气:落水后救生衣浸入水中使自动装置内水敏感元件软化,撞针失去阻挡,弹簧伸张推动撞针刺破气瓶封口膜片CO2气体充入气囊而产生浮力。
% Y" e; P' @# R3 x9 e, I- ~& z
1 d9 X* X5 U- f" [9 e
  温馨提示:
' k* D; v. P5 G  在温度为或低于40oF(4℃)条件下,气囊变的不硬,除了自动充气外还需要进行口吹充气。不要口吹充气充饱后再用CO2钢瓶进行手动充气。口吹充气后再次重复CO2充气将会破坏救生衣。
8 Q) J$ b3 P' e" m/ I7 V5 ~3 a
+ f1 G+ a  V6 @- m( w(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安豆网|Archiver|手机版|中国安防论坛 ( 粤ICP备09063021号 )

GMT+8, 2025-8-16 01:04 , Processed in 0.3036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