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一直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现阶段,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科技化、智能化也迎来了发展契机。伴随着这些“黑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农业物联网正成为农业发展新趋势。
& q" Q x- m' i; j& U1 F- q+ |+ x
/ i/ T3 c1 p4 K' o O }
8 `; a7 Q0 X& c7 s3 o1 Q8 O$ F8 E: t. ? 近日,国务院宣布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节日也成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农业发展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把握好AI+的发展机遇,对于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将有着重大的作用。" T$ x, V! C5 ]* F% `
8 F# ?0 j4 T& I) b" v. H5 S+ C$ ]
% f4 B9 m1 m) B, W7 E
阿里云发布ET农业大脑 智慧农业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自然少不了各大企业的布局竞争。6月7日,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发布了阿里云ET农业大脑并展示了相关案例。农业领域成为继城市与医疗、环境等领域后,阿里云AI战略的下一个布局。
/ A H& ]) l1 w+ S 通过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农业大脑实现了农业资料的数据化与农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监测,进而让农户能够远程对农产品进行精确、可视化的精耕细作,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在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类似于农业大脑这样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的推出将使农业向着高效有序发展,为此在我国多个地方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地应用。 人工智能、物联网为农业赋能 在以往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准备把握农产品的生长时机至关重要,而在技术不成熟的传统农业中,很多时候都只能依靠于“看天吃饭”。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对农产品的生长周期进行可视可控监管变得不再是那么的“虚无缥缈”。
# n E3 w& k: M4 m
+ c3 k/ ~- S5 i0 M; Q* K 种植业 多种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种植业的各个环节中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一方面,利用多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自动化控制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组成的农业智能化生产与监测专用的无线传感网能够实时采集农产品周边的温湿度及各类参数,并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让农户能够实时了解情况并操控。另一方面,当地农业局可利用大数据平台将周边的农作物生产信息集合起来建立数据库,为农户在往后的生产中提供种植、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保障生产。 . z+ I& D" A& b0 h# A
% f* u# U* N9 _/ H 养殖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养殖业的投资和重视力度,我国从近代化养殖业到现代化养殖业的转型正在快速转变。特别是以可视化及物联网技术为依托,一些安防企业也开始跨界进入养殖领域,用产品更好地去解决问户需求。其中,海康威视通过与农场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Skov合作,成功实现了摄像头在养猪领域的新价值,系统除了常规的监控外,还能够对特殊情况作出及时的提醒,实现“智慧养猪”。而高新兴物联则是为京东“跑步鸡”提供了一整套端到端的低功耗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可信的养殖监控计算能力,在解决了高密度家禽养殖过程中产品监控的痛点的同时,满足了高密度家禽养殖的需求。 7 N5 O/ d; l$ U& Q) k
; {7 x9 w" ?' O' G 植保无人机前景可期 除了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广泛外,近年来农业植保无人机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凭借着其高效、灵活、操作简便维护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环保且无需起降跑道、地形适应性好等优势,无人机迅速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新帮手。
$ ~. Y8 l7 B; W+ y \: O6 p& S, e" u3 a/ _4 v# Y. o# r
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植保无人机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能够为农户节省大型机械和大量人力的成本,从而受到用户的肯定。此外,在农业保险勘察定损、农作物生长识别、病虫害信息监测、播种施肥等多个农业生产环节中,无人机成为行业运用的热门选择。 总结 作为一个农业与人口大国,智慧农业与植保无人机对农业生产的极大促进也使得各地对智慧农业及无人植保的需求日益增多。在迎来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同时,更需建立合理的标准与体系,引导投身其中的企业们向着规范化发展。未来在无人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的推动下,智慧农业有望成为乡村建设新的增长点。 5 b* H2 l3 j0 K$ v9 h$ w# e( Q4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