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277|回复: 18

【技术讨论】安防防雷1:静电感应学说的基本概念错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22: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2-1-5 18:23 编辑 * f- D/ ]5 F: z3 U1 e; c! q- f
# j  A7 U- R* L, p  ]. B* X
“感应雷”的成因之一是“静电感应”,“专业防雷”是这样描述的:
静电感应:雷云电荷在放电之前,它会对架空的电线、电缆产生静电感应,使距离雷云附近的电线、电缆积累起异性电荷,当雷云放电时,雷云电荷迅速被中和,从而使线路上原先被束缚的异性荷沿线路两端行进,在线路上产生电磁感应过电压、过电流,造成设备损坏。雷云对架空线路的静电感应示意图如图2
这种感应电荷在低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kV静电电位,信号线路上可40-60kV静电电位,一旦雷云放电后,束缚电荷迅速扩散,即引起感应雷击。
) o/ H4 G( ^) d# P' Q9 e5 q
有这么高的电压!受此启发,现公开本人的一项“发明”:
) W$ @; W: g. v: e
【“发明”组成结构描述】
1)我国直流高压传输技术已经达到56百千伏以上,高压形成不成问题;
2)在一个遮风挡雨的大房间里,建一个有上下两个“静电极板”的平板电容器,面积十分大,例如50*50米,在两个极板间立一根顶天立地的“金属立柱”(原理后面描述),连接上下极板;
3)用直流高压产生器,产生几百千伏的高压,正端接下极板,负端接上极板,两个极板之间便形成静电场。极板充好电后,打开高压开关,两个极板之间的静电场不变,这就可以永久撤走直流高压产生器。
4)在静电场中,放一个大面积“水平金属板”,例如30*30米;“水平金属板”用一根水平导线接到极板外面的“直流-交流逆变器”;见附图。
  D+ W; D& c3 \! R
(具体结构参数恕我暂不能公开。)
【原理描述】
1)根据带负电的云层,可以在架空线缆上静电感应出40KV~100KV的“感应过电压”原理,本“发明”静电场中“水平金属板”上将被感应出更多的“正电荷”积累,形成对地“感应过电压”Vo
2)“水平金属板”上的高压,用水平导线接到极板外面的“直流-交流逆变器”,输出我们可用的交流220V电压,带动电机或家电运行——做功。
3)上下极板上形成静电场的电荷没有损失(有绝缘板保护),静电场不变,静电感应也不变,“水平金属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也就保持不变,“感应过电压”不变,“直流-交流逆变器”可以不断输出做功的动力电。
这是一个世界上最“绿色”的能源,感谢“专业防雷”伟大的原理性发现。
【参考“理论依据”】
一篇教授指导下的硕士论文,是这样描述原理的:静电场中的“水平导线”有一根“接地线”,静电感应把“水平导线”上的负电荷通过“接地线”,排斥到大地,把大地的正电荷吸引到架空“水平导线”上,这时,架空“水平导线”的“接地线”里,两端电荷形成的内电场与外界静电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接地线”里电场为零,所以“接地线”两端有高压,没有电流,维持了架空线上的电荷积累。静电场强度越高,架空“水平导线”的电荷积累越多,形成的电压也越高。
本“发明”就是依据这个原理,把架空导线扩充为大型金属平板,把电荷聚集能力提高了上千倍。
运行原理是:输出电流做功,“水平金属板”上就有电荷损失,积累电荷的电压下降,“金属立柱”内“静电场强度”高于“积累电荷的电场强度”,就可以把大地的正电荷继续吸引到,架空“水平金属板”上,补充做功损失的电荷,输出源源不断的电能。
输出外电路中,没有静电场的反作用,可以流畅的做功。
整个过程中,上下两个“静电极板”上的电荷没有损失,也没有增加,静电感应场强不变,吸引正电荷的“动力”不变,一劳永逸。这就是本发明的依据。
做防雷,做监控多累啊,做这个“绿色能源”如何?不再需要消耗煤炭,也不需要水力推动,更不需要核能,本人不敢贪天功为己有,原理是“专业防雷”发现的,功劳簿上应该是他们的名字。本“发明”已申请了“吉尼斯专利”。
务请理解本“发明”,对描述原理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这里讨论。
本贴涉及内容:1楼及后面分析的5,6,7,9,101214,楼内容。" f/ ]$ r& l! \3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0: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1-11-23 10:20 编辑 / e8 g0 F" g1 j% {: B

# v5 _* u; s( n# _% o, u不少网友,对技术分析没兴趣,认为是“纯理论”,并告诫说:你就说怎么做就行了。
. W$ _% r+ y5 a+ v6 P8 \本帖就是只叫你这么做,而且道理也讲了,你相信还是不相信呢?相信我这个“发明”——你就可以做“永动机”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7: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静电感应”过电压的分析是对的,那我这个“永动机”就做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静电感应”过电压的分析是对的,那我这个“永动机”就做成了。
$ O& k- c7 J- D反之,科学上不可能做出永动机,那我所依据的“原理”还能成立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1: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2-1-5 18:29 编辑 " r4 T$ \( L7 Z
% M' h' @, O" z) H
对“静电感应过电压”学说描述的解读
如图所示,雷云带负电荷,已靠近避雷针,但还没放电:这时“静电感应过电压”学说描述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雷云与大地间的静电场感应,在地面架空电缆上积累起“异性电荷(正电荷)”;
2)这种电荷积累,在低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kV静电电位,信号线路上可40-60kV静电电位;(这里所说电位参考点,应该是大地,)
3)雷云通过避雷针(或其他地面物体)瞬间放电中和,云地间的“静电场”也瞬间消失,这时架空电缆上聚集的正电荷,失去了静电场的“束缚”,沿着接地电路放电,形成“过电压,过电流”,引起“感应雷击”;
如图,点击看大图。
    图中表明了两个“接地电路”AB,表示电网多种接地电路方式,接地电路A在静电感应区内,接地电路B在静电感应区外面。
【“学说”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
    在接地电路A中,“学说”描述是,外界静电场和积累电荷的内电场互相抵消,所以没有电流流动,那么处在静电场外面的接地电路B,只有积累电荷的内电场,电压高达几十上百千伏,没有外界雷云“静电场”,就应该有电流了吧!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了:既然电荷积累是在雷云放电前形成的,为什么放电前没有“过电压,过电流”,而只能在雷云放电后才形成“过电压,过电流”,才会对设备造成伤害呢?这个原理性漏洞,“静电感应学说”都没有相应解释呢?
   本“发明”所利用“基本原理”,就是这一个技术漏洞;永动机突破了能量守恒原理,不可能实现,这里说的“静电感应过电压”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静电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可能有的朋友没有学过电磁场理论,没有关系,我们只引用一些有理论证明的基本概念。
    静电场中的导体:
    导体内部不存在电场,也不存在电荷,电荷都分布在导体表面,形成面电荷分布,导体表面是一个等电位面。不然的话,如果不等电位,导体上的电荷就会在电位差作用下移动,这就不满足静电场中电荷相对静止的先决条件。
    静电场电位方程表明:空间任何一点的电场强度E,是在该点等电位面的法线方向上,其值为dφ/dn,即电位φ沿法线方向的变化率,电场方向是指向电位下降的方向。概念上就是:电场强度E始终垂直于导体表面   
    “学说”犯了什么错误呢,欢迎大家畅所欲言讨论。

, i& j: E4 p8 \- k2 e# e! _: 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09: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2-1-5 18:34 编辑 5 I7 `- P) N+ n! a: }& |: c

4 b! u2 p) Y6 H: `5 S! Y3 ~: A8 Y静电场图解1 ^$ z+ X  Q; K( K4 S
如图电路:平板电容两个极板上的电荷分布固定不变,极板间形成“静电场”,电场强度用E表示,E是矢量,方向是从正到负。
同一个图中,电阻中有固定电流I和电流I产生的磁场(虚线),这就是恒稳电磁场的概念。
静电场中的导体影响图解:
在平板电容静电场里放一个圆柱导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科学实验给出的结论是:静电场中的导体内部不存在电场,也不存在电荷,电荷都分布在导体表面,形成面电荷分布,导体表面是一个等电位面。导体只改变静电场的分布,如下图。

4 ~+ c3 ?" h: w% [  \1 n+ a" [( _" r+ W( Z; |+ h1 [2 {( q
“静电感应过电压”学说认为:极板电荷“上正下负”,在静电场感应下,导体中的负电荷被吸引到导体上部,正电荷被排斥到导体下部,导体内部形成“上负下正”的“电荷积累”,如果把导体与下极板连接,正电荷就被推到下极板上,电场中的导体圆柱上就形成“负电荷积累”;其电位比下面的“负极板”还要负。
显然这是违背基本电磁场理论的主观臆想,反映出“学说”创立者对基本电磁场理论和实践的无知。
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电路,如下图。- U: X0 {% `, t- @8 C
【结构】三块极板(铁板或铜板)A\B\C,中间用厚纸相互绝缘,如图;
1)      A\C板上加电压越高越好测量,例如36V或更高,电压表最好用高精度数字表(输入阻抗高);
2)      在另一端测量Uac=36V,测量Ubc=, Uab=
3)      B\C板短路,(板中间用硬币短路),测量Ubc=, Uab=
按照静电感应过电压“学说”描述,在B\C板短路情况下,Ubc应该有负电压;
做个实验,体验一下,您对静电场的认识就会有质的升华!
! f# V" C3 z0 _: @3 {& ?; [4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09: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1-11-29 08:24 编辑 0 f& K4 T0 m" D: x/ u" M7 l

1 Q' B4 v! t; }" d6 g% y' K: _4 p0 `经典电磁场分析告诉我们:
. s0 S0 ]. h. f2 V& S9 w/ j/ H* w+ b1)静电场中的导体内部不存在电场(E=0);
% Z  }& r; \6 J; P2)静电场中导体表面的外电场E,垂直与导体表面(法线方向);, }. x+ s/ S4 R) x6 x5 {& u/ n3 D
    这就是“静电屏蔽原理”和常说的“法拉第笼”原理。/ y+ K& H$ H1 Q& C) Z1 E
    “静电感应过电压”学说认为:导体上会形成异性电荷积累,如果分成上下正负电荷区,那么导体表面就必然会存在电场,有表面电场,就有表面电流;电荷移动,消除表面电场,保持导体表面“等电位”结果。
6 S8 X  n% k  f0 _    而外部静电场都垂直于导体表面,对导体表面和内部电荷移动不会有影响;    理解电磁场理论,有一定难度,但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不难,不过要多学东西,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个学习的好视频:9 Y* z0 m! G) g: r! a* F

( F8 C" f# X0 B. N) n9 }# F+ M视频: [中英]电和磁Lec05:静电屏蔽(法拉第笼)[麻省理工MIT开放课件]
5 ^3 Y" I2 P) p. P0 E( O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zMTAzNDQw.html
+ W8 }0 N& n! B- Y, N$ T英文讲课,有中文字幕,了解一些结论性概念就够了。# U1 _  I( O8 g
可以下载,留着慢慢看。
3 K7 F: Y2 A* r% i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12: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njit 发表于 2011-11-28 11:44
! b. a5 x/ ]6 c# l4 A- ]楼主什么学历?
! ~! q& U, d$ h: Q2 `0 ]! h; ]脑子不清楚哎。$ W9 C6 d( s0 M7 M# B4 ]  b- b
要做成发电系统,必须有足够的熵差,而且必须是长期稳定的。
- I! x# ^* d" n
谢谢!) j6 Q  R% E5 I: T
应该是说脑子有病更确切。- g8 t9 t) w1 w+ }" \
重要的是我“依据的原理”,可是在行业里说了十多年了,不知看出毛病没有啊!
/ y" k( E3 h7 c+ d0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21: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1-11-29 08:28 编辑
1 L5 Q$ U/ c4 U) U# S4 D5 J: a* T- m! A' x
前面“我的发明”描述中有这么一段话:
“一篇教授指导下的硕士论文,是这样描述原理的:静电场中的“水平导线”有一根“接地线”,静电感应把“水平导线”上的负电荷通过“接地线”,排斥到大地,把大地的正电荷吸引到架空“水平导线”上,这时,架空“水平导线”的“接地线”里,两端电荷形成的内电场与外界静电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接地线”里电场为零,所以“接地线”两端有高压,没有电流,维持了架空线上的电荷积累。静电场强度越高,架空“水平导线”的电荷积累越多,形成的电压也越高。”

) T* X# u# K# A. ?9 L/ z  N
    静电场中的导体,内部电场为零,表面的外电场始终垂直于导体表面,对导体表面电荷移动没有影响,这样,导体上异性电荷积累形成的内电场,就会消除电荷积累,最终达到导体表面等电位。也就是说:雷云形成的静电场,场中导体改变电场分布,外电场始终垂直于导体表面,对导体内部和表面的电荷移动没有影响。如果“静电感应”使正负电荷反向移动,在架空线上形成正电荷积累,那么接地电路两端就会形成内电场,把电荷中和掉,保持“导体表面等电位”。哪里还会有什么异性电荷积累啊!
【带电云层对架空线静电感应的合理描述】
    在静电场分析中,大地属于“无限大”的导体。空中带电云层的整体移动,相对于在电场作用下电荷的移动速度来说,属于慢速物理运动(大约是风速),它与“中性大地”间的静电感应变化过程,也属于慢变物理过程,大地可以始终保持其中性特征;换句话说,如果带负电云层在局部地面感应出局部正电荷,那必然在大地表面形成了电场,大地电荷就会在电场作用下移动,立即中和掉异性电荷,保持大地静态0电位不变;同样,静电场中的接地架空线路上,只要有一点点正电荷的积累,“接地线路”两端就有电压,接地线路里就有电流,电荷流向大地中和,始终保持与大地等电位——0电位,不可能产生“异性电荷积累”,更不可能形成与大地间40~100KV的高电压,这才符合静电场理论的分析结果——静电场中,导体内电场为零,这也是金属屏蔽和法拉第笼的基本概念——架空线路始终与大地保持静态等电位;
    注意:架空线路上正常运行的信号和电压属于动态电位,不能与“静态”混淆理解。
# f4 w: d7 G- p5 I& \% A4 V- V! `. F
    所谓“静电感应过电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纯属子虚乌有的主观捏造。当然我在1楼依据这个原理设计的“绿色发电系统”,也纯属于子虚乌有,不可能实现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21: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1-11-29 08:45 编辑 ) J! n$ G4 Q; @2 B' L7 P
$ B* M- _7 a- y7 H/ t5 t+ Z7 A1 {
1 j: i" }8 _' G2 B
【我的感受】:
       回顾多年前的春晚,赵本山“卖拐”的小品,没病能把你忽悠成“有病”,目的:“卖拐”。
    一个原本子虚乌有的架空线缆,被“专业防雷”忽悠成有“异性电荷积累”,形成“静电感应过电压、过电流”,会造成设备伤害;目的:“卖防雷器”;可笑么?笑得出来么!
    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本主题帖开始引用的静电感应描述,来自于GA/T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实施指南。《标准》指南还介绍:
    2001年,公安部下达了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修订项目计划,任务下达后,由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SAC/TC100秘书处和广西公安厅安全技术方法办公室等单位成立了由王东生、刘希青、周明锦、张凡夫、马宁等人组成的起草小组。于2002年8月形成送审稿。公安部于2006年12月正式批准发布了GA/T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保护技术要求》。
    “为了帮助业内外人士深入理解和认真执行这一标准,全国安防标委会(以下简称SAC/TC100)秘书处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GA/T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实施指南”指南》原文)。
    有了这个安防行业《标准》,又有了这个《标准》指南,这就有保护伞了,耐人寻味吧。“卖拐”小品作者,还没想到客观现实会发展到这一步:把“忽悠有病的说辞”,由“有关部门”立为《标准》指南,指导卖拐。
    耐人寻味的不仅是是这个“静电感应学说”,还有:
防直击雷,把摄像机立杆设计成避雷针——只要一次雷击,系统瘫痪无疑;
防感应雷的“接地防雷器”——不打雷不下雨,引入的地电位环路就可以烧毁防雷器和安防设备;
    安防系统应用这些“专业防雷设计”和这些东西防雷,给安防系统自身安全,造成100%重大安全隐患。
    这就是统治安防防雷十多年的“专业防雷”设计。
    “绿色发电系统”子虚乌有,“专业防雷”也并非绿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安豆网|Archiver|手机版|中国安防论坛 ( 粤ICP备09063021号 )

GMT+8, 2024-11-14 12:56 , Processed in 0.3039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