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65|回复: 9

[原创]“防雷”接地与视频系统接地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9 18: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雷”接地与视频系统接地要点
# [8 o9 E Z# r0 e (工程设计探讨和参考)
& H2 \& Y7 C# \1 E1 o视频传输系统的接地与视频传输系统防雷,越来越引起关注。这里抛砖引玉的谈谈个人看法,以求引起思考和深入探讨(只涉及视频传输系统,不是全面分析)。
$ W; _! K. O2 s! K[视频传输系统的单点接地原则]
视频传输系统的信号地(d),也就是BNC外壳(同轴电缆屏蔽层),这里所说的“接地”,指视频传输系统众多的信号地(d),与大地(D)的连接关系。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调试的基本原则是:单点接地。这是抗干扰和系统安全的基本设计原则。
( \7 e1 b" }4 L/ N 1) 主机一点接地(单点接地):
, V! _0 X& d9 _4 f5 Z9 K% d) V 1. 单点接地——只能是监控室(中心)主机系统的设备机壳相互连接后,一点接大地;
$ H# ^5 _. L/ D5 Y. L# m _, {2 b; D2. 这个接地线和接地点,应该是独立的,并远离建筑物避雷系统的接地线和接地点;
9 {. R% d: T3 I( e; g* H 3. 这个接地,是直接接大地,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 {/ N, i* }7 R9 V$ Y% y. d5 w) E' C2) 远端所有视频信号地,必须与大地绝缘:
/ ~% E0 }2 n3 z9 { 1. 远端所有视频信号地:包括摄像机外壳,BNC外壳,传输同轴电缆屏蔽层,摄像机电源,远处的分控或“机房”,所有相互连接的“视频信号地(d)”,都应该做到与大地(D)可靠的绝缘。
6 \ M, X, |7 u0 f. ]- c 2. 这里所说的“与大地(D)可靠的绝缘”,不仅仅指这些视频信号地没有“专门安装接地线”,还包括摄像机通过金属支架,与接地金属物体的连接。如:钢管路灯柱子,金属广告牌,车间的金属架子,铁皮屋金属壁等等“疏忽接地”情况;
/ x w5 \# v( f" q5 ~ [地电位环路]
2 T. C# l, @) e, P5 K$ r1) 电网“中性接地点”,各种大功率电器设备接地点,都会影响到地面不同点之间,有相对的“电位差”,这里所指的地电位,就是指这类“地电位差”,简称“地电位”。
# |) B6 W3 P/ K. T, L) o 2) 视频电缆两端如果都接大地,两点间的“地电位差”就强行加在视频电缆两端,构成了“地电位环路”,在两端的视频信号地之间,就串进了这个“外来电压”,它又通过两端的匹配电阻和芯线,在末端负载上形成“干扰电压”。所以电缆两端都接大地形成“地电位环路”,是地电位影响视频传输系统的必要条件。
D! Z' x. m# W4 {3 y3) “地电位”是不稳定的因素,它的大小取决于电网运行状态,用电设备运行状态,环境状态(如天气),任何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变化,都可能引起地电位的“突变”,可以跳变到几十到几百伏,瞬间烧毁前后段设备。所以“地电位环路”的存在,不仅产生干扰,更是系统重大安全隐患。雷雨天气,是“地电位”突变的多发期,许多所谓“雷击损坏设备”,实际是“地电位环路”造成的。
/ o9 h+ Z, R0 @ 4) 使用抗干扰器,有时也可以“抑制” 地电位干扰,但实质是“掩盖”,安全隐患并没有消除,电网一旦发生故障,失去三相平衡,便很容易发生烧毁设备的严重事故。
- N, B4 q% @0 a! k( P( }/ X3 @5) 我把地电位环路干扰划归在“故障类干扰”,即假干扰范畴。切断地环路,或设计上不构成地环路,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避免“地电位环路干扰”方法,而且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一举两得。
" ^& o8 t% V- J6 M [视频系统的防雷与“防雷”接地]
安装应用防雷设备,造成系统多点接地,“引入干扰”,甚至烧毁设备的案例,仍然屡见不鲜。到底是防雷设备产品问题?还是应用设计施工不当问题?还是被误传误导?这里不谈“责任”,只谈技术。
* I: Y$ G! K4 U8 H& W( c: Y( } 1) 监控系统,属于弱电系统,它的防雷,和区域防雷的避雷针与建筑物防雷的避雷系统,应该是什么关系?是同等、同性质的各自独立关系,还是从属关系?我的观点是:弱电系统,应该置于“区域防雷的避雷针与建筑物防雷的避雷系统”(我下面统一称为“区域防雷”)的有效保护之下工作。雷雨天,“人”要不要也顶个“避雷针”,接个防雷器“接大地”用于洩放“雷电电流”?这叫引雷找死。“区域防雷”的本质,也是“引雷”,是提前软性洩放云层电荷,避免形成雷击放电。所以我的观点是:可靠的“区域防雷”,是监控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是弱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大“保护伞”;
9 g: Q, O% v8 o! w& d5 U( b6 M& {2) 监控系统只需考虑防护雷电感应脉冲,传输设备应该具有这类“防浪涌保护措施”和防地环路保护措施。
: z& ]# K( O2 @5 [" A3) 监控系统应该远离“避雷”设备和避雷接地点,不要与“避雷”设备共接;
/ E, \* k& p5 g9 b7 O, h 4) 监控系统使用“防雷器”,不应形成“多点接地”的错误,即正常状态下,“防雷器”的接大地,不应导致视频信号地同时也直接“接入大地”,只能在雷电情况下,通过击穿防雷器放电管瞬间洩放感应电流;
. A( x4 b; E4 t8 C( n% O5) 视频系统“接地点”越多越好,是误区和误传;
欢迎批评指正,衷心希望大家参与讨论,更希望专业防雷厂家参与讨论。
1 c; E& U- E' f# b/ K k7 h% q$ z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工程中与多点接大地故障有关的问题和现象:...

工程中与多点接大地故障有关的问题和现象:
1 e7 s) ]0 S: Z( M8 B( J2 X 1) 呈现多种干扰现象(“逆定理”不一定成立):
3 `. }0 z: Z6 b+ u/ I4 G5 V 1. 黑白横杠上下移动的干扰;
( s& i; o m5 z4 q$ Q7 d 2. 黑白点状、条状横带干扰;
; I' H7 C+ |( {3. 图像扭曲;
- q9 ]0 F. M" V* S U ~5 @0 c 2) 测试现象
- E) H( p" ~/ C' ^6 P) g1. 显示器蓝屏,或显示“无视频”,而监视器观察有视频有干扰;
- w7 l8 C" C& g% K3 a 2. 独立监视器在电缆末端检查,没有干扰,接入主机后有干扰,甚至还影响其他路图像;
3 w0 Y7 o o# [3 Q0 t, x! r6 O3) 发生系统安全事故
[+ j! e. P q5 \, M2 _1. 突然烧毁摄像机或主机采集卡(停电或突然断电,雷雨天);
6 Z7 u# D3 a0 _) @: `) d2. 烧毁传输器、抗干扰器;
系统多点接大地,容易产生上述某种现象和问题,但不等于说上述现象都是多点接大地引起的。
% B0 N0 g) I6 t8 V! Z( c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05: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不明白多点和单点的意思 给画个草图可...

我不明白多点和单点的意思 给画个草图可以吗
0 i( n h( e5 J3 U7 g* @ 摄像机端也接地吗?
# d# _$ A5 O4 a5 S i: c: R* s 是不是只硬盘录像机,显示器,矩阵,电视墙,操作台接地就可以了
8 M' ~# p' K3 E u W9 K4 o ...............
8 n) I' o {4 m: F4 h9 v' o! F& J对的。就是监控室主机和相关设备的机壳(视频信号地),相互连接后做一个接大地线,要专用,要远离建筑物避雷系统接地线。视频系统前端摄像机、BNC外壳,12V电源地,解码器机壳等,都应与大地绝缘。这就是系统单点接地设计原则。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安泰...

下面引用由安泰发表的内容:
# I* A) U' { q8 ]& \: V( Z
G2 O+ F- y; w+ m' w# U1 Q 受教了!多谢!还向eie老师请教:
+ s( { F6 A2 A! H2 a& {/ A1 l 1、电源的地也就是插头的地线要不要,去掉的话又没有安全隐患?带着是否和单点接地相矛盾?
2 X: M$ H) a( G/ p2、主控室单做接地,接地极与主控室最大距离多少?

* O, b6 z0 s' B! q, I ...................
9 T. c+ H! H6 ~2 N* z0 u: a6 b7 g6 C 1.电源的地也就是插头的地线要不要,去掉的话又没有安全隐患?——如果这是指12VDC的地,那它和摄像机视频信号是共同的“地”,这里你所说的“地线”,如果是接大地的地线,那也就等于多点接地了,它的存在,会构成安全隐患,去掉这个“接大地的地线”,是为了消除这个安全隐患。
, |! d* V+ h, Y2.主控室单做接地,接地极与主控室最大距离多少?——不是距离,是接地电阻越小越好,接地点,离开避雷系统越远越好;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安豆网|Archiver|手机版|中国安防论坛 ( 粤ICP备09063021号 )

GMT+8, 2025-5-29 05:49 , Processed in 0.2390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