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2-28 05: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这主要是机板设计上的问题.视频讯号有...
这主要是机板设计上的问题. , c) Q. B& l- c) r8 D( r
视频讯号有两大成份,一是彩度(C),另外就是亮度. " H5 |! H4 n/ D1 D. n" K
) W! V* o/ f* o& G" ]
当光线不足(在夜间或暗处),如何让我们能尽量看到东西,有两个方法,一是降低电子快门速度,一是增加电子增益(A.G.C),但快门速度太慢会导致看快速移动的物体产生拖影,而且最慢也只能到1/50秒,这时后就得靠电子放大了,就是所谓的AGC,还有 AGC 并不是把视频讯号放大,而是对CCD的输出讯号放大,板子上有颗第二大颗的芯片负责这事,就是那颗CDS/AGC,
4 {1 w7 V$ @) n* z# t , I5 P% ]5 x" e! H
但AGC在做电子放大时是把讯号跟噪讯都一起放大,如果放大率太大或是本身噪讯就高,在荧幕上看到的就是一点一点闪烁的雪花了.如果放大的不够,雪花是小了,但照度就差了,如何在中间取得最佳状况,就是学问了,当然这其中有个重点:电源电路噪讯要低.
5 |% V6 ~5 S; n. K A" D # q9 G" F# D+ k1 I
因此,在设计板子时,就得要考虑: "在什么样的照度下,要有多少的快门速度? 何时要打开AGC? 开多大?"
8 m1 ?# |) i* ]# B ( x/ k7 t0 g, S! Q
这些控制是由软件来实现的,但软件是固定在DSP里头的,要改只能改EEPROM里头的数据了,要怎么改才行? 还得配合板子的线路结构及元器件的特性,软件是死的,数据是活的,搞的懂之间的关系, 就是打通摄像机技术的任督二脉了.反正自己摸,日本鬼子是不会跟你说的.
, F# ?0 u+ q0 F J6 z& r
4 {$ S' D4 b3 C& F2 }回过头来看楼主的问题,可能有几个原因:
4 q K3 G# f0 k( Y8 h: V. a0 f! O1.板子调适不良.一致性不高.
. Y1 m1 D8 l3 ~# F- L2.如果是红外一体机, 电源供应不足,电流被LED吃掉了,也会出问题.
. `* L* b3 u4 E7 P3.环境不同,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 m- d( O$ @2 Q9 b" j* g: ~
8 T! H) Z/ u7 z
0 t, i, P, }& w 2 `; Z$ D+ y2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