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都建立了大量的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存在着大量的社会面资源监控系统,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机联网、整合共享、有效管理、灵活调用,并达到对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和集中处警,成为城市社会面治安监控中的重要课题。
8 T2 p) w6 `6 G+ ^! J7 F, b
y! v1 m7 Z& B j% J, i目前公安系统视频监控的现状及特点
! E6 l" s- F- |3 N
% }3 Z; |$ U! H" Y% o监控的范围广、数量多
6 u/ n& _# Z# A& B " G. b, N$ z5 N+ _
公安监控的范围能够涵盖整个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治安卡口、交通要道、重要单位、大型聚集场所、治安负责场所、重点要害部位等一、二类信息监控点。相应的,对如此众多监控点的集中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 , m6 c! [3 }) }& K
' `1 ]5 U/ z" Z& I9 _; _8 q' |以区域性部署为主,联网程度不高 9 i) z, L2 S, y3 }
; }4 A. E# x1 r8 s! y9 f目前,国内各个地方的社会面治安监控还处于小系统的建设阶段,大多以基层派出所为单位,初步实现了对辖区内监控点的图像监控,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通常功能较为简单,联网程度不高,各类监控资源很难灵活共享,无法为上级机关的快速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因此在对整个社会面的治安防控能力方面显得比较薄弱。
; |; u+ g! _9 `
* C: M4 t* T' s4 ^4 i; ^3 v接入多家不同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 A# d7 I8 H$ [) }3 C
7 ^. [% e, {* _- N* N
由于安防行业的历史状况(独立的小规模应用为主),造成了设备的生产厂家非常众多,而且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编解码和网络传输的做法。这个现状对于组成大型网络的非常不利的。但是也是因为这个现状的存在,所以就要求我们的大型监控系统平台能够接入多家厂商的设备。一者保护用户原有的投资;二者在用户在新系统建设时减少投入提供解决办法。
3 V' P/ Q5 `1 x+ Q& @! D- v
* Z# e0 L3 `6 \6 H模拟和数字共存,体系不清晰
I) @* w0 s( H% \ 1 @: N) P0 P$ y
从目前各地的社会面治安监控建设来看,主要存在矩阵联网和数字监控平台联网两种模式,相应的技术体系也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金盾工程”的前期建设为各地公安敷设了大量的光纤,为了图像的清晰度和流畅性,很多地方采用“矩阵+光端机”模拟方式进行图像的传输与控制,而从便于后期调用和节约成本考虑,图像的存储大多采用数字方式。因此整个系统在传输、控制、存储、调用等众多环节存在数字和模拟共存的现象,体系不够清晰。 1 P' a6 A2 g" s! d8 Z' k8 U) i
, Y- s8 d$ Z, \
IP网络不稳定,不可靠,缺乏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 S! R5 c+ X0 _' ]7 ]6 Z+ V% O / U& ]4 p- |% \4 z2 ~5 i* \3 n
IP网络所提供的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还无法保障实时多媒体业务的服务质量(QoS)。而目前建设的城市监控联网系统,主要以IP网络为承载网络,缺乏有效的QoS保障机制。因此针对安防系统可靠性、实时性高的业务特点,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 ?# ^/ d% W' G* J- L* V( k
& q) _. z& {" N9 ]
新的数字视频监控的规划趋势 6 X& Q/ i7 v/ D. @
' y8 J* F' s" W5 Z; m
针对新形势下城市社会面治安监控的需求特征,各地现有的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无论是在规模、功能还是应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为此,在信息技术和应用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城市社会治安监控建设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3 ]3 z* n' i& x! B! K) d
/ p3 H+ _+ A4 }/ N+ T4 m
数字化系统将越来越普及
2 C# |6 f4 k7 G. t 3 O1 C8 [$ V+ K: c ^3 d$ q9 F
从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的需求特点和各地公安自身的网络资源两个方面考虑,数字化的视频监控技术将在社会面治安监控的建设中越来越普及,数字化处理将贯穿于系统的传输、控制、存储、调用等所有环节。 8 d; H% O* Z; Y3 o
# X, d' w% @! G* K/ K0 [0 q* B
尽管“矩阵+光端机”的组合能够保证图像和声音的效果,但该方式在扩展性、组网灵活性、系统整合以及未来的智能化应用方面都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而基于数字化的“编解码器+监控平台”的方式在组网灵活性以及对公安部门未来移动、手持等智能应用上的可扩展性方面均存在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随着编解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公安网络带宽资源的不断拓宽,其图像和声音的清晰度将不再是问题。
+ P+ s/ \- D' m0 g0 u" h# {; T# f$ r
9 D1 ]7 W5 D, k8 z5 U6 y+ H兼容性要求将越来越高 7 Q7 v2 w. m$ @( N/ |! ?
& [8 w( a" d0 [% s' }
公安已建监控模式的不统一,每种模式采用的产品不统一,控制协议和编码格式的不统一,都给建立统一的监控系统综合管理平台以达到公安协同作战制造了障碍。而在目前无权威标准的情况下,加强中心平台本身的兼容性也就成了最为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对各类主流矩阵和不同品牌视频编码器的兼容,以便于对模拟和数字多个不同系统实现远程管理和集中控制。 " ~" g- [7 N+ l k( C/ k
% @# j( J. ]/ h. r4 M
平台将走向多级级联的组网架构 8 b+ d) F1 `' Y/ F! u0 H
: n- p3 N% j( [, F资源共享是建立强大监控系统的必要条件,如何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如何利用科技实现治安隐情的快速发现、快速决策,这些问题都直接与资源共享相关。 # o2 E r6 [" O! i
( _4 S/ h0 O7 L' q+ I2 {, S
公安以属地化管理为主,各级公安要建立各自的管理平台以实现本级的集中统一管理,同时平台之间也应能够全面互联,实现各类监控资源的有效共享,以便实现所有机构的上下级调用和协同作战。因此平台与平台之间的联网架构显得尤为重要,它必须完成联网状态下的级联管理、权限管理、控制管理以及应用管理等能力,同时通过分布式体系结构,为社会面监控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 Z f1 \0 |2 o6 u+ e * U: p" j, v6 J: `/ k4 r0 W3 N
网管系统将日趋完善 , c3 S- | W; w7 R
7 ?1 q& ^6 o+ z+ Z6 Y城市社会面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联网的系统,设备众多,线路复杂。为了保证整个系统音、视频以及数据业务的正常运行,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它是整个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保证。该网管必须基于SNMP标准网管协议,通过它应可实现对整个监控网络的图形化配置和全程集中管理,同时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