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21|回复: 9

双绞线与同轴线传输性能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31 02: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绞线与同轴线传输性能比较工程设计参考 视频传输技术是监控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广大工程公司和技术人员十分关注的技术。双绞线模拟视频传输技术的出现,无疑给视频传输技术增加了一个新成员,特别是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在,更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希望产品生产厂家,能够如实介绍他们的产品,帮助他们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好每一个工程。而误导宣传只能给工作在监控工程一线的工程人员和工程公司造成麻烦和伤害。一、 双绞线模拟视频传输技术,是视频传输技术的补充和一个新的分支。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在,这一技术的出现、发展、完善和推广应用,既是行业的福音,也是大家的责任。二、 认真研究一下部分双绞线视频传输器生产厂家的宣传:这里把双绞线视频传输器生产厂家宣传的原文节选,放在本文后面的附件里,供大家欣赏阅读。主要观点是:① 同轴电缆有严重缺点,传输距离只有200多米,加放大 “一般将传输距离范围限制在四、五百米左右”,图像质量很差;② 在1-2公里传输工程中,同轴不行,光纤太贵,双绞线最好,“它很好地解决了上面的难题”。它没有同轴电缆的“毛病”,可以传输1、2公里,传输图像的质量可以与光端机媲美。③ 价格便宜,施工简单,抗干扰性能好,多路传输等等。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说一些过头话,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以技术权威的口气,公布一些“科学结论”,其结果就适得其反了。三、 双绞线与同轴线传输特性实测比较 我们选择了典型的SYWV75-5/64编电缆和典型的的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测量设备为美国TEK公司VM700A和TSG271视频测量分析系统设备。下面给出的测量曲线为1000米长度的衰减频率特性,衰减值为db.按视频6M带宽测量。 为了便于工程应用,这里给出一个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大约430米双绞线的传输衰减和失真和1000米75-5 ,1600米75-7同轴电缆相当。这就是说,就电缆本身传输特性看,按相同失真度要求,5类非屏蔽双绞线传输距离只相当于75-5同轴电缆的43%,不到一半。按照我国PAL-D视频失真度基本要求,传输线无补偿传输距离实测值是:75-7同轴电缆为200-250 m左右,75-5为100-150m左右,超5类双绞线为40-60m左右;双绞线的传输特性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要比同轴电缆差很多。那么双绞线视频传输器生产厂家宣传的“同轴电缆只能传输200米,双绞线可以传输1500米”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们是用无补偿的同轴电缆和有补偿的双绞线传输进行比较的。这种“偷换概念”的例子还很多,例如:在计算成本上,用75-9电缆的价格与普通非屏蔽双绞线比较;系统上用四个同一位置的摄像机传输与4条75-9电缆比较,因为一条双绞线里有4对线;用同轴电缆的非专用传输设备(普通视频放大器)传输的效果,与双绞线专用传输系统比较……等等。这种“故意”,不仅坏了自己的名声,误导了工作在工程一线的工程商,而且也坏了刚刚起步的双绞线专用传输系统的技术名声。同轴线和双绞线产品都有国家标准,性能是不能改变的。那么,在超性能、远距离传输模拟视频时,考虑和考验的只能是是传输设备的性能----即在6M带宽内对视频信号特性的补偿能力,恢复能力和按什么标准,把图像质量恢复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四、 同轴与双绞线传输设备当前发展水平1. 同轴传输设备: 单程末端补偿(无前端设备)的视频恢复产品,最大补偿距离为:75-5电缆2公里,75-7电缆大于3公里;加前端预补偿单程可达到5公里; 技术上采用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频率加权视频放大技术”,全程距离不分档,连续可调,具有独特的轮廓增强和高频提升的改善图像功能。除解决远距离传输外,其特有的图像改善功能也被更多的工程商看好。产品已达到专业级水平。 补偿标准为,按照我国PAL-D视频失真度6M带宽标准要求的视频特性恢复能力。工程现场参考评价标准为“与摄像机原图像比较,没有差别”;如轮廓增强和高频提升功能用得适当,主观评价还会比原图像清晰; 2003年10月北京安防博览会上正式展示。各地工程商普遍认可,也被部分双绞线产品生产和经销单位测试比较后认可;2. 双绞线传输设备: 单程(前端+末端)传输最大补偿距离,1.2-1.5公里; 补偿标准未见公开。从博览会展示和部分工程商的使用反映,“标准就是看图像,觉得可以就行了”。 大部分产品视频恢复水平和图像质量还有待提高。五、 正确认识同轴与双绞线传输技术1. 双绞线视频传输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共模干扰能力。在有些应用工程中,如多信息综合布线系统,优势很大,在某些监控工程中,其综合成本与同轴电缆差不多,或低于同轴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安防中学生

Rank: 2

积分
105
发表于 2004-4-1 07: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

谢谢!!
宜昌纵横科技公司 zhoul2002@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安防幼儿园学生

Rank: 1

积分
40
发表于 2004-4-4 06: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呵呵,鄙人正是第X次吃亏的人。费时费力还...

呵呵,鄙人正是第X次吃亏的人。费时费力还破财!最后还得推倒又重来!双绞线啊:想说爱您不容易哩!!!
老不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9 17: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楼上 那个鼓吹双绞线的文章又发在...

楼上 那个鼓吹双绞线的文章又发在本版上。你可以看看,长点见识。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安防幼儿园学生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04-4-14 01: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光缆更有发展潜力,条件许可尽量有光缆.

光缆更有发展潜力,条件许可尽量有光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14 06: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对监控产品,还是抱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对监控产品,还是抱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点来对待。监控工程设计是综合技术的合理运用。任何产品都不是万能的,光缆也一样,给他一个失真的信号,光缆系统仍传输不合格的信号。这就叫着被动传输。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14 18: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可能楼上以为我在说胡话,举个实际例子:...

可能楼上以为我在说胡话,举个实际例子:北京,一个道路监控方案,使用8路单模光端机,8路视频到达光端机的距离不同,近的几十米,最远的1000多米,尽管远的用了粗电缆,还是发现图像差别较大。这就叫“被动传输”,因为光端机没有图像质量改善和恢复功能。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安防小学生

Rank: 2

积分
79
QQ
发表于 2004-4-29 22: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 19: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双绞线传输收发器,应该是指用双绞线传输模...

双绞线传输收发器,应该是指用双绞线传输模拟视频的系统。与数字网络传输毫无共同之处。1. 效果如何?如果用“可以,还行,不错”等词汇来回答,可以吗?一种视频传输设备,如果生产厂家没有视频传输技术标准,而是用这些没有确定技术标准的词汇来做“标准”,那就……2.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到或听说到,那家生产厂家给出什么技术标准,包括日本等国外厂家产品。谈几点看法:1. 从300米以内的无源产品来看,厂家认为“图像很好”,仅凭这一点,我认为厂家就没有把这种产品作为一种标准视频传输设备来看待。我国大多数安防工程商对双绞线模拟传输特性经验很少,但如果说75-5电缆传输7、8百米(等效于300米双绞线传输特性),图像“还可以”,你就对传输的图像质量效果有数了。2. 希望厂家能把精力集中在完善这个产品技术性能上,而不是兜售现在这种还不成熟的“早产儿”。大家都站在工程商的立场上,体验一下工程图像没做好,被甲方任意数落的尴尬场面。更不要说强行更换传输设备的赔本生意了。3. 最近几次展会,已有多个双绞线厂家光临EIE展位,探讨频率加权视频放大技术,有的还现场购买了样机。我诚心希望能在不长的时间里,也同样能够出现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9 06: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在本帖发出两个月的前几天一段时间里,在本...

在本帖发出两个月的前几天一段时间里,在本网站上有一个有关双绞线传输器厂家搞虚假误导宣传的争论。最终暴露出了这是厂家经营理念必然产生的结果。缺乏的就是没有诚信。原来我发本帖的目的也就是力求用科学数据,还原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特性的真实面貌,还原两类传输设备的真实面貌。让更多的人不要再被误导,再上当。 诚信应该成为监控行业的主导经营理念。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安豆网|Archiver|手机版|中国安防论坛 ( 粤ICP备09063021号 )

GMT+8, 2024-12-23 01:14 , Processed in 0.0721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