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雷电知识及危害 1.雷电知识 雷电是宇宙空间大气层中非常壮观的自然景观,但它又给人们带来灾害。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人员极大的关注,他们从不间断地对雷电灾害的防护加以研究,至今对大气层中雷电尚未完全被认知。雷电产生的浪涌,瞬变过电压,过电流对电子设备是最大的威胁之一,也是当前电磁兼容研究的重要课题。 自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防雷减灾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至今避雷针仍在使用,通过观察和实验,避雷针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引雷针,对建筑物的防护是有效的,已被广泛接受,我国政府颁发强制执行技术标准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建筑物防直击雷统一进行规范,防止直接雷击,减少雷电灾害。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当今已进入以“信息”为主的时代,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上大量应用。芯片的工作电压大都在1.8V至5V之间,耐过电压,过电流能力极低,属于敏感的设备,这些设备装在建筑物内,建筑物由避雷针保护,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的设备理应不能遭受雷击,但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常受到浪涌、瞬变过电压、过电流的伤害,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使企业遭受损失。这是因为该系统尚有两条通路常被人们忽视,没有做雷电防护,即系统使用电源是外接电力公司供电线路,系统数据传输是通过信号线与外界连接,这两条雷电过电压侵入通路,没有做防护,这两条通路主要是受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的影响,其过电压、过电流的危害最大,其次是受电力线路操作过电压,事故障碍过电压,及信号线在外界与其他高压线路之间的偶合造成的外因所致,上述概率很大。据IBM公司Segal&Allen研究,瞬变要占整个电力干扰的88.5%,雷电造成的浪涌能量最大,灾害最重,瞬变大量存在,仍不可忽视。所以,电源线路和信号线路雷电浪涌和瞬变的防护应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一旦给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灾害,将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特别是金融行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还将给社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2.雷电的危害 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物理基础的电子信息系统正日益成为社会的中枢神经和经济发展新的动力,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却在时时扰乱和破坏我们重要的系统和网络,这就是以雷电为代表的各种瞬态冲击(电涌)。由于构成各种设备的电子器件耐冲击能力很低,而现有系统普遍未对电涌加以防护,造成雷电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层出层出不穷、触目惊心! 以某市一次雷雨日为例,感应雷通过电话线等线路造成市公安局110报警中心严重损坏,直接间接损失巨大;同一天,感应雷通过电源线路击毁某县供电局通信和自动化设备,造成至少100万元的直接损失,并造成通信中断、电力调度系统失灵,间接损失巨大。…….发生在眼前的一个个重大事故提醒我们,雷电和线路浪涌时刻都在威胁着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对其威胁决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对社会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金融系统机房出现问题,那么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我国雷电防护的现状和美国90%以上重要的电子系统都对雷电电涌加以专业防护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雷击闪电以及防雷、浪涌保护的相关知识 关于雷电 和 浪涌电压 闪电的常识 -- 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 ... 闪电的平均电流: 30,000A (目前记录的最大值:300,000A) 闪电中心的空气温度: 摄氏3000度 90%以上的闪电是云层对云层放电过程 云层对地面的闪电次数:每秒种100次 (全球范围) 闪电的强度可达 1000000000 伏 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有 10000000 瓦(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000000000 美元(全球不含中国的统计) 雷电是浪涌电压的一种 -- 浪涌电压分为 ... 首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浪涌。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日本一些资料将浪涌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注: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RFI-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无线电干扰 我们常常说的防雷器的英文是 SPD -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即 [ 浪涌保护器 ],因此防雷事实上是浪涌保护器的一种功能,由于雷击的浪涌电压和能量要远远高于其他种类浪涌电压,所以我们通常称 SPD为防雷器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参照防雷幻灯片的浪涌电压部分(法国版本的浪涌电压分类,基本上是一样的,多了一个核磁脉冲辐射) 线路上的浪涌电压很多吗,是多大? -- 根据美国GE公司统计,浪涌电压 ... 线路上浪涌电压的数量和大小影响 电脑和家用电器的电源来自供电电网。电网绵延千里,不论是雷击还是线路浪涌发生的几率都很高。当距你几十上百公里的远方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