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4 d* G% M0 e# X. g+ I) `
YD 5033-97
v6 q4 x; \9 U1 T1 总则 " R% W1 c* [( S0 a3 V
1.0.1 本规范是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安装工程随工检验、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新建的设置专用会议室的会议电视系统建设工程,扩建和改建工程参照执行。 ) S) }+ A. h* q3 c! n
本规范主要是根据TZ—20—95《64~1920kbit/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和YD503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结合工程实践编写的。
& \! G+ c1 n2 {1 s3 P9 c8 P7 O1.0.2 凡本规范未列入的安装工程标准、各类设备、器材的规格、指标要求,应按照YD503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相应的施工验收技术规范,以及施工图设计等办理。 2 O! h& s6 G) P9 [, q
1.0.3 本规范未包括的特殊项目及其指标要求,可由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协商,拟定临时技术规范要求,在指定工程中试用,并报部备案。
0 S; R/ {' s. R; d, } Y: @" S. D. |/ `1.0.4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建设或监理单位应遵照本规范的各项规定,及时组织随工检验,检查施工工艺和技术指标检测,做好记录和签证。 . u; Y U3 y( g7 {& r( \" ~/ G
1.0.5 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应执行部颁《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检验项目及内容应按本规范办理。 . i( J% I, X0 H) w3 z1 q
凡不符合本规范检验项目及内容要求的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由于施工不良造成的不合格项目,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修复,直至合格为止。 `* O: D7 R; W$ {
2 术语和符号 : @/ \8 v% l8 {) s6 Q, p
CODEC Decoder 编码解码器 9 I2 O& @* W$ O% _6 ?
MCU Multipoint Control Unit 多点控制设备
5 s' v- f3 T- | f2 y% d3 检验项目及内容 + K! A& X6 p7 A" J* I& n$ b
3.1 建筑和环境
8 ~( z, G4 e8 I3.1.1 会议电视所需的各种用房,除应按YD503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执行外,其他房屋设计规定还应按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执行。 ' _& d9 E2 a/ D5 r9 i8 a. k% W
3.1.2 会议电视的建筑要求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 Z2 Z* b+ p! Y& e! d! f1 X5 Y7 F; ?
表3.1.2 建筑要求表
& H9 s. C' }- \- J# d) E序号 房间名称 室内最低净高(m) 楼、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N/m2) 地面类型 室内墙面处理 室内顶棚处理 窗地面积 比 门 外 窗
! x+ h! B- v- n! U5 u* l {8 a3 a1 会议室 3.5注 3000 水泥地加防静电地毯 结合吸音材料选用和布置 同左 双扇外开门,宽度不小于1.5m,满足隔音要求 满足隔音要求 5 l* W: N$ Y; G7 l! @
2 控制室 3.0 6000 防静电地板 水泥石灰砂浆粉,表面涂白色或浅色油漆 同左 1/6 单扇外开门,宽度不小于1m 良好防尘 9 q( Q) w, v( C; F% B3 L
3 传输室 3.0 6000 同上 同上 1/6 同上 同上 良好防尘 , u C, a" ` I
3.1.3 会议电视的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
! n$ P6 I( P6 L0 e) g: _( fa) 交流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电压波动范围和不间断电源应符合用电设备要求。 ' E. e" n# x. W! p& l
b) 视频设备应采用同相电源。
, x6 V! V8 ^2 z7 B# y' z/ x# C& h- i4 \c) 交流电源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100mV。
! r% |" v/ ]" l: m: u7 B2 R3.1.4 会议电视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4 F9 R: k* f# n# q w0 d: V
a)保护地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第五根线,并与交流电源的零线严格分开。
% M. ?; M4 i3 Q6 eb)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时,不宜大于0.5Ω。 ' l2 C. i. A; C- E: o
c)保护地线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25mV。 8 M, o$ V6 h8 u6 D4 s' f
d)接地系统应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信号地、机壳地、电源告警地、防静电地等均应分别用导线经接地排一点接至接地体。 / ?! @& B/ V0 P/ h
3.1.5 会议电视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 P y: _6 |3 `, r1 ~/ ^* e
a) 电视会议室光源应采用色温为3200k的三基色灯。 + w ^( X- S9 G5 y8 s0 R! x% A' p
b) 电视会议室主席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8001x;一般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01x。水平工作面测点距地高度为0.8m。投影电视屏幕区照度不应高于801x。 8 N2 d4 T" _& _ O) V, E
c) 控制室、传输室光源宜为日光灯。机架设备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1001x,垂直工作面测点距地高度为1.2m:座席设备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1001x,水平工作面测点距地高度为0.8m。
+ f7 ]3 O) M( G, i0 J3 M8 z% y3.1.6 会议电视的温、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9 P1 w3 X7 \/ `6 s1 m6 X8 ~
a) 电视会议室温度应为18~25℃;相对湿度应为60%~80%。 2 ^7 ~- y7 |, u6 g4 L
b) 电视会议室新鲜空气换气量每人每时不应小于18m3,空调气体流速不宜大于1.5m/s。 9 w6 ]% G, Z: _; [; N$ A
c)控制室、传输室温度应为18~25℃;相对湿度应为60%~80%。 % `; i+ G. `: ]% k5 w$ l; j
3.1.7 会议电视的声学应符合下列要求:
) r( `! u* A" e! o8 @7 r/ Ja) 电视会议室混响时间和吸声处理应符合建筑声学要求。
! f: D2 F+ a* |3 Nb) 电视会议室允许的噪声级不应大于40dB(A);护围结构的隔声量不应低于50dB。
6 g" S1 k& i6 R0 x( ?3 Z! x) C, e3.1.8 会议电视的色调应符合下列要求: $ C( I7 {+ u* c
a) 电视会议室的护围装饰、桌椅布置、地毯等应统一考虑色调要求。 9 @/ ~! \! B% ]
b) 颜色宜简洁明亮,浅色为主,双色搭配。
3 ~0 o/ X! v* u' m7 r! |) ?6 i! wc) 严禁采用黑色或白色作为背景色。
& {! U& P" F/ G3 M1 o& c7 @& e0 z3.2 设备安装
1 n& J- ~' o& l! W! a1 [, ~# [3.2.1 会议电视的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6 _; R8 @% W8 v' B1 Pa)话筒和扬声器的布置应尽量使话筒置于各扬声器的辐射角之外。 7 o8 \8 D& n, W2 \
b)摄像机的布置应使被摄人物都收入视角范围之内,并宜从几个方位摄取画面,方便地获得会场全景或局部特写镜头。
8 G/ W; g) t$ q* v9 z' Zc)监视器或大屏幕背投影机的布置,应尽量使与会者处在较好的视距和视角范围之内。 * M. p0 w* H7 h2 W0 P
d)机房设备布置应保证适当的维护间距,机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500mm;机背和机侧(需维护时)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800mm。当设备按列布置时,列间净距不应小于1000mm;若列间有座席时,列间净距不应小于1500mm。
) G% [5 [4 N {8 e0 Z6 Ae)会议室桌椅布置应保证每个与会者有适当的空间,一般不应小于1500mm×700mm,主席台还宜适当加宽至1500mm×900mm。
' u2 z" E5 n, `1 X. [4 Y/ x, H _3.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