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共安全记者 丁兆威
" E8 E3 C& d; B1 ^7 s
. @" ?$ q p9 z7 t* i1 J1 N- I中国安防产业在特殊背景下“加入WTO”
# D# `' I1 S- [/ n5 k 2 Q7 s$ g- w# j N
2001年11月10日,深圳安博会刚刚结束,中国即正式加加入世贸组织!这届安博会以宏大的规模成为继美国安防展和英国安防展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安防展。
) T# Q8 H7 h3 Z% { Y* j2 `展会火爆是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晴雨表”,此时正值中国安防业迅猛发展阶段。到2004年11月,中国加入WTO整整三年。
( U! w. ]! h1 o1 e9 e, D% ~5 h也许是巧合,中国加入WTO的时间正好与每年的国内安防大展时间贴近。而实际上,每年的安防大展都会对下一年度整个安防市场起到重要的“风向标”作用。因此,在2001年深圳安博会上,加入WTO,就成为安防界人士议论的热门话题和焦点关注。
# U$ S! \7 p2 c/ u加入WTO,为我国产业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安防行业是一个起步比较晚的行业,相对来说,还十分稚嫩和脆弱。但同各行业相比,安防行业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除具有其它行业共有的优势外,安防行业还有一个比其它行业更利好的因素。中国加入WTO前的两个月,也就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改变整个安防行业“地位”和“命运”的9.11事件。9.11之后,安防行业一枝独秀,随着各国政府及全社会对安全的重视,作为高科技的安全防范产品,市场需求急骤升温。不但对全世界的安全产业,也对中国的安防产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机会。以美国为例,过去许多没有涉足安防的企业巨头,开始进入安防行业;在中国,自2001年开始,信息、家电企业巨头也开始纷纷进入安防行业。从而形成“加入WTO”中国安防行业与其它行业不同的特殊背景。 5 H* ^$ y5 o+ M4 E1 ]& _" W
' d+ d& r9 l* N+ c8 c# a K
加入WTO三年,中国安防产业“得”“失”盘点
8 ` F8 e: i: m$ C8 y/ j; m) s 2 W/ F' d/ J% s$ c& p; \
加入WTO三年,中国安防产业有得有失。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X8 O) {" x! v) b' `' P; Z1、中国安防产业整体规模有了大大提高,从一个不为人注目的“行业”,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和充满希望的“产业”;
S( D* ~/ A, \2 @2、随着国际安防企业巨头的进入,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多的OEM/ODM机会,使中国成为初具规模的全球安防产品制造中心; # D. r0 K$ H5 q1 f% l% l, j2 J
3、中国安防企业在技术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在与国外安防企业的合作中,学习和掌握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越来越多。在个别技术领域,中国安防业甚至达到了能与国外企业相抗衡的能力; & W4 ?/ t4 t. l4 T& e; v) u+ \2 K
4、中国安防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普遍增强,企业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 k3 y+ W+ a7 ~ R0 _0 B" I
5、中国安防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国安防品牌。
: t. C- Y- k6 { o随着中国加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安防产业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o4 J, v, B! x+ Y
1、失去了部分市场。加入WTO后,更多的国际安防企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国,使国内企业失去了部分市场尤其是高端产品市场;
, i1 p( ]8 h9 D; P* R) W; a8 x2、失去了许多优势。比如本土优势、短物流和服务距离优势、人文优势、产品低成本优势等。
+ d3 x, ]0 f+ f r5 W, \, L " ^# _- v( U% ]" u" m6 L
加入WTO,中国安防企业承受了巨大冲击和压力 6 y0 Q$ D2 g8 f( p/ [% v% s4 k* \9 e3 {
. [4 O) a: o8 ?
“加入WTO,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我国带来经济发展,又给经济和企业带来压力和严峻挑战”。(李润森语) - ^; v" B& t- w6 x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大饼,很多外国厂商都不会轻易放过。加入WTO后,许多跨国安防公司开始将亚太总部及研发中心从新加坡或香港移至中国大陆,如GE、JVC、Honeywell等。
$ h" B6 G9 g2 Z, R# I7 q0 x9 x/ \中国加入WTO,为外国厂商在中国设厂提供了机会。2001年之后,一些已经在中国设厂的厂商,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如松下、三星、Tomron等。 3 p% O: C6 ]. p9 r2 F7 R
由于加入WTO后,更多的跨国安防公司进入中国。据统计,加入WTO前,每年来中国大陆投石问路的外商大约有20-30家,但真正被市场接受的,只有4-5个,成功率不到20%。加入WTO后,每年进入中国安防市场的外商逐年增加。而且,这些跨国公司不再象过去那样谨小慎微,进入之初仅仅是尝试性地设上一个办事处,而是一开始就摆出志在必得的强势姿态,力图尽快打开中国市场。这使得国内安防企业无形之中承受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6 d" [7 G. e1 `# T
以前,企业面对的是国内竞争,即使面对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往往也能处惊不变,因为一是数量少,二是相对而言,国内企业在家门口毕竟有很多优势。但加入WTO后,企业面对的是“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严峻环境。 ' j1 w. Z D8 e2 ^* K5 C K4 f
按照WTO公平竞争的原则,削弱了关税壁垒,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壁垒。这是欧美发达国家为限制弱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而筑起的技术门槛。欧美等发达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技术壁垒,提高其市场准入标准,为其它弱势国家产品进入其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设置更高的门槛,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以家电行业为例,由于技术壁垒问题,每年给我国家电企业带来的损失高达450亿美元,超过年出口总额的25%,多达60%的出口企业都遭遇过技术壁垒。安防行业这方面的损失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发展中国家相对技术比较落后,尤其是上游技术和核心技术,多掌握在发达国家少数跨国公司手中。因此,很难同发达国家企业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对中国安防企业来说,技术壁垒已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贸易障碍。
: l$ M5 g# ^ b y加入WTO前,许多外国公司由于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