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e1992 发表于 2006-2-16 02:18:28

[探讨话题二]工程设计,如何针对不同干扰环境选择抗干扰措施?

本话题不希望出现纯广告类帖子,但允许、提倡产品商器材商,根据不同干扰环境,介绍产品抗干扰原理和性能,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实用知识和经验。欢迎更多的朋友参与探讨。

eie1992 发表于 2006-2-17 09:49:08

[探讨话题二]工程设计,如何针对不同干扰环境选择抗干扰措施?

摄像机与电梯箱“绝缘”,也可以有效减弱电梯干扰强度——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在实际工程中继续验证,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原理,取得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有可能成为一个合理设计和施工原则;<br>
上述方法,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电梯较高,又是大功率变频电机时,视频随行电缆很长,即使已采用了上述方法,干扰仍然还较严重。目前还没有出现其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不穿铁管)。工程设计时,就应该考虑“抗”的措施了,可以用于电梯抗干扰的技术措施大概有:<br>
1) 射频调制解调传输技术,即有线电视应用技术——单缆,共缆,视频拓展器等,都属于射频射频调制解调传输技术范畴;<br>
2) 光纤传输技术;<br>
3) 微波技术——原理上可以,实践上还有不少问题比较难解决;<br>
4) 加权抗干扰器类的提高视频信号/干扰比(信噪比)的视频抗干扰器技术;<br>
5) 双绞线平衡传输技术——原理上也可以,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但抗这类强干扰能力实际到底如何,还有待实践探讨。<br>
上述技术,都有成功案例,就像同轴电缆本身不加抗干扰设备,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一样,与具体工程,干扰环境,产品水平,设计施工能力和水平等等,都有关系。<br>

eie1992 发表于 2006-7-22 07:17:57

[探讨话题二]工程设计,如何针对不同干扰环境选择抗干扰措施?

设计阶段,如何考虑防止地环路干扰?从大量解决工程干扰案例来看,地环路干扰所占比例很大,值得引起重视。系统接大地点,通常是在监控室接地。这时产生地环路干扰可能的设计有:1)摄像机装在埋地铁管灯柱上,2)金属塔架上3)金属桥加上4)铁皮房子上5)建筑物墙壁上打通并接触了钢筋等等; 这就使摄像机支架、摄像机与接地金属体连接,摄像机输出信号的BNC头外壳——视频信号地与大地连接,在末端监控室,BNC头外壳与主机壳体电器连接,机壳机柜接大地。这样,两端的“地电位差”就加在了传输电缆屏蔽层两端,构成环路,又通过两端75欧姆匹配电阻,与电缆芯线构成环路,在负载上形成干扰电压; 地电位是由电网中大型电力设备,用电设备形成的,所以地电位干扰,以50赫兹横条干扰为主,但也有不同用电设备的高频成分,其强度,位置,方向等不是稳定的——是会变化的; 工程中可能形成地环路的有:摄像机与主机之间,摄像机与摄像机之间,主机(主控)与副机(副控)之间,主机与电网中其他设备之间等; 地电位环路干扰的产生与否,一是确实存在地电位,二是设计或施工中构成了“环路”,后者是主观因素,一是不恰当的“多点接地”,二是无意识的接了地——属于考察不细,考虑不周,施工不当等因素; 解决地环路干扰最根本,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切断地环路”——优先选择切断摄像机一端的接地点——摄像机绝缘。采用抗干扰设备解决,有的也有一定效果,但应清醒看到这是“保留了干扰隐患”。要慎重。

eie1992 发表于 2006-12-5 08:34:47

re:楼上工程实例很好。监控系统抗干扰设计...

楼上工程实例很好。<br>
监控系统抗干扰设计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监控室所有主设备,机壳相连并统一接“大地”,所有前端的摄像机外壳、BNC头外壳、电缆屏蔽层都要和大地绝缘,与大型金属支架和大面积金属板体绝缘。都保持只在电缆末端监控室统一接“大地”。<br>

eie1992 发表于 2007-6-18 17:19:45

re:可以联系探讨,到底是真干扰还是假干扰?

可以联系探讨,到底是真干扰还是假干扰?

eie1992 发表于 2011-10-24 08:29:58

sprite421 发表于 2011-10-23 20: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几天,单位里的电梯装了两台飞碟摄像机,双绞线传输,电源在轿厢顶上和电梯照明是一路,电梯不运行时没有 ...

    这是说,电梯启动电流大,引起电压降低,摄像机电源供电异常,不能稳压,电压中带有很大的“波纹”,摄像机输出异常,这可以用工程宝在前端直接看摄像机输出,就明白了。只是一种可能;
    还有一个可能,摄像机和轿厢没绝缘(轿厢是接大地的),形成地环路干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讨话题二]工程设计,如何针对不同干扰环境选择抗干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