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回复: 0

[心得] 无线模块超远距离传输中实现中继的方法

[复制链接]

安防传说人物

Rank: 8Rank: 8

积分
368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进入数字网络化的智能社会,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无线传输在这些智能化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无线网络中,实现终端间的数据传输媒体主要是无线电波,但由于无线电波存在衰减,并且频率越高,无线电波随距离衰减越快,因此高工作频率将导致网络中****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针对这一点,在现有的无线电波的传输基础上,采用中继的方法,可以让覆盖范围变得更加广泛,提高了无线传输的应用领域。$ t6 E+ m9 w& c2 }3 S

6 x1 N8 L& o! {' `一、无线中继简介
; C3 `. l7 _! \: R
1 n+ Q, |9 D" N1 c1 Q# b& D( \所谓的无线中继,就是能够将无线发送方发来的无线信息转发出去,让无线目标终端能够接收到发送端的信息。
( n" x) H( L. {0 ~7 X3 G+ z1 p3 E: \
+ K' e  v8 H1 k5 A% h  V在一条链路中,无线中继可以有多个,并不是只允许一个无线中继的存在。无线中继越多,传输的时间越长,但传输的距离越远。在一条无线中继链路中,无线终端是可以实现双向收发的,只要无线模块既能收,又能发。传统的无线模块,很多都是要么只能收,要么只能发;还有的虽然收发功能都具有,但是收发转换需要用户操作,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笔者使用过亿佰特的无线模块,均为收发一体,使用起来很方便,模块不发送数据的时候,就是接收状态,可以接收同频段的无线信号;在模块收到用户设备通过串口发送过来的数据时,就自动切换到****模式,将收到的数据发送出去,完全实现自动切换收发。使用这类无线收发模块,就能够组成一个双向传输的无线中继链路, 实现长距离的传输。
2 R9 ~2 M6 V2 F: Q' ]  f2 \' p" Y9 q- [8 Z8 t8 D/ q" E6 w  t
二、无线中继的实现
' B- y$ }, v. |4 U1 _' I5 b5 O6 _/ e) ?( Z2 z: k4 z; m
无线中继的实现是很简单的,成本也相对较低,下面继续以亿佰特无线模块为例进行阐述。
/ }( f9 \4 q- o/ m$ S
1 n0 R/ Y- ~% A4 D" ^8 n亿佰特的无线收发模块是转串口的,通过串口就可以实现数据收发,用户无线编写驱动程序,往模块串口发送数据,模块就能启动****,接收端收到数据后,通过串口把数据打印出来,对用户来说,使用起来是很方便的,用于实现中继,也是很简单方便的。
  B  X6 g, z0 U5 `! c, t% k& Y$ N# E7 O
如下图,如果无线终端 A 需要发送数据给无线终端 B,由于传输距离太远,A 直接发送给 B,B 无法收到, 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依靠中继实现 A 传输给 B。实现中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继采用呆 MCU 的方法,另一 种是中继不带 MCU 的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
0 ^1 o% R9 N4 x6 L% e) h/ _8 r6 a, T# r6 k8 ~

5 D, D% V% y& S" K) r) i" t: Y" s- i2 L1 ]
1.中继带 MCU 的无线中继方法
" C: x. V  y7 j, h6 Q" @% ]" m9 X
中继带 MCU 的可以使用透传或者定点传输。 透传就是通过串口给电台发送什么数据,接收端收到后就输出对应的数据。如 A 终端要讲数据传输到 B 终端,中间在有多路中继 N1N2N3N4N5...Nn 的情况下,由于中继带 MCU,第一个中继收到 A 终端发来的数据后,就需要改变自己地址和 N2 一致,将数据传递给 N2,N2 收到数据后,改变地址传递给 N3,直 到 Nn 改变自己的地址传给 B 终端,才算单向传输链路完成。
# a- E* ^% H+ d8 C) h6 \0 D8 k2 b+ V
8 i+ j( q7 M  k6 P/ ^$ t/ c% ?
/ \# L$ F8 W. B$ M) E' l9 {# v$ B
2.中继不带 MCU 的无线中继方法
4 G: D. x2 {5 G
4 H. `4 ?5 Y3 O不带 MCU 的中继方法只能采用定点模式,不能使用透传模式。由于中继没有 MCU,是将中继的 RX TX8 i5 F' _7 W# E0 Y: s2 [

) J+ l! m  t  p; i, C短接实现中继,因此只能使用定点。定点模式实现中继传输相对而言受包长限制,但是节约了地址等设置的时间,理论上传输相同的中继个数,时间短很多,但是受分包影响,每次传输字节不能超过包长。每次传输的时候,需要发送端加上下一目标端的地址和信道,下一个目标端才能收到。并且,中继个数越多,单包携带的有用数据越少,这种传输方法速度快,成本低,但是传输数据量少,发送端所带的协议字节随中继个数增多而增多。& k4 C! V* B. U. d

# z8 V% ~/ i2 v/ Y0 B7 C) a
/ m8 ]3 o( x3 \- ^4 Z. f9 }' w: w0 z$ m- l
结语:总的来说,不同的中继方法,优缺点都不同。中继带 MCU 的适合多级中继,但是成本相对高些,传输距离也要远些;不带 MCU 的中继方法成本要低些,但中继数量受限,传输距离相对也受限。用户在选择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安豆网|Archiver|手机版|中国安防论坛 ( 粤ICP备09063021号 )

GMT+8, 2025-10-20 21:11 , Processed in 0.0550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