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无人机“黑飞”现象严重,给民航运输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民航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保证民航正常运行,促进无人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民航局正在积极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指导相关部门开展防范无人机工作。 同时,民航局开始积极鼓励各机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机场净空保护工作效能。但由于无人机探测与反制技术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用途单一、成本高低悬殊,机场管理部门很难选择更为有效的技术设备来防范无人机对机场净空的干扰。当前,机场反无人机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热点。% J0 c5 p$ L j8 J( v/ i1 {
一、无人机“黑飞”的类别 清楚认识机场防什么类型的无人机,是机场装备和使用反无人机技术前提。无人机“黑飞”的性质分为恶意、侥幸和无意。恶意“黑飞”即采用无人机针对机场目标进行恐怖袭击,侥幸“黑飞”即明知此地为禁飞区,但是抱有不易被发现的侥幸心态飞行,无意“黑飞”即由于缺少法律和安全意识,在不了解禁飞区限制的情况下的飞行。 二、军用、警用和民用反制技术的差别 不同的无人机反制应用主体分别侧重不同的黑飞活动。无人机反制技术的应用主体分为军用、警用和民用,不同的应用主体的目的、目标和手段是不同的。 军用反无人机主要面向军事战争和对重点军事地区防卫,面对所有类型的黑飞目标,侧重于恶意攻击,重点针对攻击性较强的大型军用无人机。 由于军用任务重要,不容半点失误,要求设备防御率应接近100%,并且要要对无人机精准打击,防御目标主要是具备军事攻击能力的大型无人机。探测手段多以雷达光电为主,帮助精准打击,打击手段也是多元的,可忽略价格的因素。 警用反无人机主要针对监狱、场馆、重要活动现场等重点区域,面对所有类型的“黑飞”目标。基于我国的空域管理体系,对空中目标的处置主体是空军,所以对于大型无人机目标、恶意攻击等行为,需要军警联合处置。 同时基于城市特定环境,因此警用反制目标主要针对轻小型无人机。此外,由于多数警用防范任务非常态化布防,任务环境也复杂多变,结合技术发展和价格因素,要求具备防御率应接近90%,技术手段应该是多元的,不应产生次生灾害。 民用反无人机以机场为例,民用机场防范无人机任务分为日常防范和重大运输任务。保障期间防范:日常防范应当重点关注侥幸和无意“黑飞”,使用主体为机场。重大任务保障期间防范应当重点关注所有“黑飞”类型,使用主体为机场、公安等部门,需要建立军警民联合防范机制,可以参考警用技术。 由于民用机场具备一次雷达管制设备,可侦测大型无人机,此外塔台和航班机组人员也可以通过肉眼识别大型无人机,因此大型无人机可不作为民用机场日常防范的目标。2017年民航局开展无人机与客机碰撞试验,验证了微小型无人机对航班碰撞的影响和可承受范围,加上成本、技术等因素,微小型无人机也可不作为机场日常防范的目标。因此机场日常防范无人机的类型主要是轻小型无人机,设备防御率应接近80%。 跟军用和警用比,机场使用相关设备要求全天候开机,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另外,现阶段机场不可能派专人专职维护和使用设备,因此反制设备要考虑智能化、信息化和融合化,要能与现有机场设备、空管设备和信息系统融合。 + \1 v6 d9 a/ O1 A/ h0 a* }+ x
7 k: N" Y1 ~4 M* K) S: p8 k3 f* n* J$ B0 v, s7 Q. s& H&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