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主流反无人机技术体系主要由探测跟踪和预警技术、毁伤技术、干扰技术、伪装欺骗技术等部分组成。通常,现有反无人机系统各部分的具体技术组成如下。8 h; P. q# L" P" ^8 E
3 J3 g6 V' o0 k/ H; U' }
1.探测跟踪和预警技术。' f: v1 B0 E0 [: O9 K M, M7 U. D; e
9 m& a; b M6 l, @- f
虽然能够在对无人机目标进行检测、识别、跟踪的基础上,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对无人机的反制与防护,但该类系统的局限性也较大,对不依靠外部通讯进行飞行控制的无人机,压制效果较差,无法进行有效的压制。
8 D [# [# b/ G4 P( o. ]. m
* b/ Y% |" `) `2 {: T a2.毁伤技术。- D0 F3 Z8 b) u- K! M9 r
$ E* i' J* E3 F
目前,普遍采用基于激光武器的反无人机系统,首先其反应时间短、照射速度快、命中精度高。其次辐射强度高,摧毁威力大。再者,无污染,不易受电子干扰,属于比较干净的新杀伤机理武器。目前该类系统受所使用的打击手段限制,一般侧重应用于军事领域,并有希望成为未来无人战场环境中的重要角色。8 i5 c3 ]; M+ b# G1 g0 j
: i+ Z/ e( |/ J" F; T3.干扰技术。* D; e) A/ H) r' P" r, i
+ O8 ^- v: Z" I3 N: [干扰阻断类反无人机系统虽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且部分系统便于携带,但其主要采用电磁干扰手段,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在城市或居民密集区域使用容易对无线电信号的正常使用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0 `: W6 S7 i1 t* W6 J
/ d; U2 y; d- y4.伪装欺骗技术。; t2 v; ?0 x9 P B5 \' A
3 z) T6 ]% R6 O1 m5 R( \
当所要保护的目标区域的地理坐标为已知时非合作无人机可以采用屏蔽外部遥控和图传信号的方式,只凭借导航信号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入侵。该类系统主要是通过发射欺骗导航信号,实现对非合作无人机导航部件的诱骗阻断,同时还可以将该技术与区域电磁环境管控系统相结合,通过在发射区域增强导航信号保障授权无人机正常飞行的同时,实现对非合作无人机的驱离与迫降。9 d: j- X9 h9 A5 f6 y' s0 w" r2 E
. Y/ l) X& x* d# C8 Y# a7 B综上所述,现有国内外市场上的主流反无人机系统均只能在单一或某些特定环境下具备低空反无人机任务所需要的功能,因此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 E- q/ t% I1 @! ]
( l, |9 k( o4 K( N% W5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