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共享单车盛行以来,其乱停乱放已经快要发展成为城市的一大病了,为了解决一个现象,去年以来,一些地区城市也相继的试运行了电子围栏,但是目前反馈的情况并不乐观,大部分地区的电子围栏都成为了摆设,那么制约其成为“灵丹妙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企业因怕用户拒绝而流失成为阻碍。显然,企业态度消极、动力不足的背后,必然受其相应利益驱动的影响。通州可以说是全国最为成功的试点,在去年为期两个月试运行中,仅仅只有两家公司完成报备与对接,但是确确实实的使得共享单车的乱现象得到了改善,为此截至目前,通州全区已经施划759处电子围栏,至少可停放3.9万辆共享自行车和市民自有自行车。 作为人口大国,良莠不齐不可避免,但就目前状况而言,政府和企业在引导用户行为上还得加大力度,有效的奖惩制度是必须的。通过手机进入“通州区公共自行车”微信公众号,点击进入右下角“电子围栏”窗口,地图上显示记者所在区域三公里内有18个“P”标识的电子围栏,这些共享自行车存放处都显示了围栏名称,并设有路径规划,可导航前往。通过这种方式用以培养用户的停车行为规范,一来可以为有效改善乱现象,再者也使用户在寻车时也颇为方便。这也使得运营维护人员找车十分方便,无需在地面加装任何辅助设施,运营维护人员也不用再到小区楼道、公园内部等偏僻的地方找车,大幅节约了运营成本。共享自行车政府监管与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后,能够掌控各运营企业的共享自行车投放总量、锁停位置、潮汐热点区域、故障和僵尸车分布等信息,实现共享自行车精细化管理。希望以后“不知道”不会继续成为乱停放的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