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98|回复: 2

[讨论] 防雷电知识

[复制链接]

安防传说人物

Rank: 8Rank: 8

积分
3401
发表于 2017-10-18 16: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 /><br />    一、防雷电的对象
3 H4 @5 T) |; e, }# b9 Q# }: T   防护雷电的对象可分为人体、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场地、高电压设备等。不同的对象,雷电的防护也有不同。1.1 人体防雷电% {; w% Q) U. W% y- E* q: L4 `
  雷电造成的灾害除经济损失外,还伤及到人的生命。人在遭受雷击时,电流迅速通过人体,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心脏骤停,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严重者可发生脑组织缺氧而死亡。 ) o* ?, P" m1 e: b) k! x# a
  在雷电多发的夏季,人们对防雷电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电话机等,室外天线和电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电冰箱、抽油烟机也要停止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的家庭,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如果人在户外,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当雷电距离很近时,不要撑开带铁杆的雨伞,头顶上方要避开金属物,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在水田劳动或者在河里游泳,应立即离开水中,以防雷电通过水的传导而遭雷击。在雷雨中,若感到头、颈、身体有麻木的感觉,这是即将遭受雷击的先兆,应立即躺下。万一遇到被雷电击昏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按摩,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s4 O+ @; h/ Q6 k
1.2 建(构)筑物防雷电
$ [' B' u, K  v( s   城市的高大建(构)筑物不断增加,导致雷击事故不断加剧;建(构)筑物内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现代化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不少高大建(构)筑物的防护设施不完善使它们的防雷能力先天不足;大量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未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设计安装防雷电装置便投入使用, 这些都成为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d, Y$ v, j+ f7 E* Q2 C: ?! ]

: F; F$ h0 B: m$ A, @) p   杜绝雷电灾害重在预防。高大建(构)筑物要按规范要求安装防雷电设施,要严格对建(构)筑物防雷电设施的设计审查、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开展广泛的防雷知识宣传,特别是对那些高大建(构)筑物的所有者,要逐个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对无资质、资格证进行防雷设施设计、施工的单位要坚决取缔,做到防患于未然。
7 ?  b+ O, v. Q1.3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电1 t2 _3 v% L* e3 s4 `: ^
  加油站、液化气站、天然气站、输油管道、储油罐(池)、油井、**库等易燃易爆场所,如果缺少必要的防雷电设施,将会因雷电灾害造成重大的损失。这类场所除安装防直击雷的设施外,对储气(油)罐(池)及管道、设备等还必须安装防静电感应雷、防电磁感应雷的装置,指定专人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定期向专业检测机构申请检测。
) W- [1 A. S# {- v4 `  t( x  ]  s9 s1.4 计算机及其场地防雷电& m" W3 r# W7 c# ?/ p8 E
  不少单位为防止计算机及其局域网或广域网遭雷击,便简单地在与外部线路连接的调制解调器上安装避雷器,但由于静电感应雷、防电磁感应雷主要是通过供电线路破坏设备的,因此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保护首先是合理地加装电源避雷器,其次是加装信号线路和天馈线避雷器。如果大楼信息系统的设备配置中有计算机中心机房、程控交换机房及机要设备机房,那么在总电源处要加装电源避雷器。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必须在0区、1区、2区分别加装避雷器(0区、1区、2区是按照雷电出现的强度划分的)。在各设备前端分别要加装串联型电源避雷器(多级集成型),以最大限度地抑制雷电感应的能量。同时,计算机中心的MODEM、路由器、甚至HUB等都有线路出户,这些出户的线路都应视为雷电引入通道,都应加装信号避雷器。对楼内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进行防护的同时,对建(构)筑物再安装防雷设施就更安全了。
/ M! N6 B  E5 }+ o+ v! w, s1 @- s9 T( f( O- e- \( P1 y9 u" C" S
1.5高电压设备防雷电$ ~6 v' h2 i9 D4 _' Y
  电力系统的发电站、高压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等的高电压设备,在雷电发生时极容易产生超高电压,造成设备损毁。通常在工程上,往往要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对高电压的耐受能力采用一级或多级设防。通过采用输电网金具接地、相线与地线间并联电容器或变压器隔离等方法把高电压雷电脉冲的幅值降低,使设备受到保护。   # B& s3 }" ^3 C9 ~
二、防雷电方式 ' N+ N% V3 R9 m. Y
防雷电方式有常规和非常规两种。
5 p/ ~: d$ T0 h7 t! C+ p1、常规防雷电 $ M7 I% P  D& \
  常规防雷电可分为防直击雷电、防感应雷电和综合性防雷电。防直击雷电的避雷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又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防感应雷电的避雷装置主要是避雷器。对同一保护对象同时采用多种避雷装置,称为综合性防雷电。避雷装置要定期进行检测,防止因导线的导电性差或接地不良起不到保护作用。2 e: N* n& R3 u
" X9 N1 v& j6 g7 U: {, _
1.1避雷针防雷电, t; N3 @4 Y5 D  i: b+ x$ D' x4 @! y) v
  以避雷针作为接闪器的防雷电。避雷针通过导线接入地下,与地面形成等电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电场强度增加到极限值的雷电云电场发生畸变,开始电离并下行先导放电;避雷针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上先导放电;两者会合形成雷电通路,随之泻入大地,达到避雷效果。
) c1 C5 U  t% e4 [   实际上,避雷装置是引雷针,可将周围的雷电引来并提前放电,将雷电电流通过自身的接地导体传向地面,避免保护对象直接遭雷击。3 u  @0 t+ |1 [7 n
  安装的避雷针和导线通体要有良好的导电性,接地网一定要保证尽量小的阻抗值。
2 Y/ `) e( s# S8 m' c1.2避雷线防雷电/ o+ S5 Z1 s6 i) c1 B
  是通过防护对象的制高点向另外制高点或地面接引金属线的防雷电。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避雷线分为单根避雷线、双根避雷线或多根避雷线。可根据防护对象的形状和体积具体确定采用不同截面积的避雷线。避雷线一般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平方毫米的镀锌钢绞线。它的防护作用等同于在弧垂上每一点都是一根等高的避雷
) j. g# s8 \$ Q. C% W 针。
, [. d" ~. {. S. r5 i3 X1.3避雷带防雷电
9 w5 _9 S9 D1 h( W3 z   是指在屋顶四周的女儿墙或屋脊、屋檐上安装金属带做接闪器的防雷电。避雷带的防护原理与避雷线一样,由于它的接闪面积大,接闪设备附近空间电场强度相对比较强,更容易吸引雷电先导,使附近尤其比它低的物体受雷击的几率大大减少。避雷带的材料一般选用直径不小于8毫米的圆钢,或截面积不小于48平方毫米、厚度不少于4毫米的扁钢。. f0 S' w* I4 g1 G; @
1.4避雷网防雷电
9 \- t4 \% u; G3 u" B! G0 e   避雷网分明网和暗网。明网防雷电是将金属线制成的网,架在建(构)筑物顶部空间,用截面积足够大的金属物与大地连接的防雷电。暗网是利用建(构)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进行雷电防护。只要每层楼的楼板内的钢筋与梁、柱、墙内的钢筋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与层台和地桩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形成可靠的暗网,则这种方法要比其他防护设施更为有效。无论是明网还是暗网,网格越密,防雷的可靠性越好。
. s2 G8 C2 R0 y$ c+ O3 @( G; w1.5避雷器防雷电5 p- ^9 A. a( Q! J' N5 s+ b, t3 F
  避雷器,又称做电涌保护器。避雷器防雷电是把因雷电感应而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高电压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用电设备不被击穿。常用的避雷器种类繁多,可分为三大类,有放电间歇型、阀型和传输线分流型。  f. f6 W1 z7 |6 b
  设备遭雷击受损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直接遭受雷击而损坏;二是雷电脉冲沿着与设备相连的信号线、电源线或其他金属管线侵入使设备受损;三是设备接地体在雷击时产生瞬间高电位形成地电位“反击”而损坏;四是设备安装的方法或安装位置不当,受雷电在空间分布的电场、磁场影响而损坏。加装避雷器可把电器设备两端实际承受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电压内,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h/ K5 [1 j/ X9 G
1.6 综合性防雷电
& B. O/ ]4 [2 O) e5 s! d' U" Y   是相对于局部防雷电和单一措施防雷电的一种综合性防雷电。设计时除针对被保护对象的具体情况外,还要了解其周围的天气环境条件和防护区域的雷电活动规律,确定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等级和主要技术参数。采取综合性防雷电措施。程控交换机、计算机设备安放在窗户附近,或将其场所安置在建筑物的顶层都不利于防雷。将计算机房放在高层建筑物顶四层,或者设备所在高度高于楼顶避雷带,这些作法都非常容易遭受雷电袭击。
) n$ ]8 {* W( [  N+ q$ E! V  Y2、非常规防雷电
! C- Z3 c$ @. r: ^( W8 s  k   目前,除前面介绍的常规防雷装置外,也有采用激光束引雷、火箭引雷、水柱引雷、放射性避雷针、排雷器等防雷装置进行雷电防护,这些防雷装置称为非常规防雷装置。大多数非常规防雷装置还处于研究实验阶段,对新的更为有效的避雷技术的探索仍在继续。
$ E# ~; X$ ^' E) d2.1激光引雷
* b/ B8 h/ f+ r0 T$ u# J/ i   用强度足够的激光束射向雷云,来定向引导雷电,起到主动截雷或引雷效果。: c; J5 L, z! x2 o& e( U

+ m7 M) c4 u3 v$ ~3 m0 S: o! t2.2火箭引雷 , a( l: n$ B4 L! [* Y+ p
  用小火箭牵引一条金属丝直接发射到雷云中实现人工触发雷击而达到引雷目的。
; O1 D+ K2 C' D7 M
- {8 |: F  c7 u) u2.3 水柱引雷 5 B$ j+ _1 i' e  e2 `$ Z# v
  利用脉动加压式高压水枪将水柱射向雷云形成引雷通道的方法。; @  ?; q# k! ~- Q, w
( L: H* G0 C; K. E3 B$ a1 G% j. P
2.4 放射性避雷针
" @0 x" Y: E  z5 a0 j8 y; p   在避雷针等接闪装置顶部预先装上放射性物质或感应圈,加大空气电离程度提高引雷效率。起到增高避雷针高度的作用。
0 U5 B' w  T1 h' u# M
# [4 B, e5 P( t; O2.5 排雷器 ) [1 Y  |* v: G4 d
  在被保护物的顶部放置一个能生成与雷云同极性电荷的装置,使其下方形成一个排雷区,起到防雷作用。

安防传说人物

Rank: 8Rank: 8

积分
340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16: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护雷电的对象可分为人体、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场地、高电压设备等。不同的对象,雷电的防护也有不同。1.1 人体防雷电( ^7 k  F! z. P9 d
  雷电造成的灾害除经济损失外,还伤及到人的生命。人在遭受雷击时,电流迅速通过人体,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心脏骤停,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严重者可发生脑组织缺氧而死亡。 ; J! F/ v* |  @* G
  在雷电多发的夏季,人们对防雷电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电话机等,室外天线和电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电冰箱、抽油烟机也要停止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的家庭,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如果人在户外,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当雷电距离很近时,不要撑开带铁杆的雨伞,头顶上方要避开金属物,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在水田劳动或者在河里游泳,应立即离开水中,以防雷电通过水的传导而遭雷击。在雷雨中,若感到头、颈、身体有麻木的感觉,这是即将遭受雷击的先兆,应立即躺下。万一遇到被雷电击昏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按摩,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0 t, `# L7 N2 d* S
1.2 建(构)筑物防雷电  K4 Q& l. |( V+ v3 p
  城市的高大建(构)筑物不断增加,导致雷击事故不断加剧;建(构)筑物内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现代化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不少高大建(构)筑物的防护设施不完善使它们的防雷能力先天不足;大量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未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设计安装防雷电装置便投入使用, 这些都成为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5 p8 D. b* g! P% m; e
( U, e, U! g( `9 e3 m! X% s, C" w
  杜绝雷电灾害重在预防。高大建(构)筑物要按规范要求安装防雷电设施,要严格对建(构)筑物防雷电设施的设计审查、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开展广泛的防雷知识宣传,特别是对那些高大建(构)筑物的所有者,要逐个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对无资质、资格证进行防雷设施设计、施工的单位要坚决取缔,做到防患于未然。' l3 r# v  r5 m$ Z) z; Y7 S
1.3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电( K! D- }7 [+ ^8 y7 t2 [' T3 C/ l
  加油站、液化气站、天然气站、输油管道、储油罐(池)、油井、**库等易燃易爆场所,如果缺少必要的防雷电设施,将会因雷电灾害造成重大的损失。这类场所除安装防直击雷的设施外,对储气(油)罐(池)及管道、设备等还必须安装防静电感应雷、防电磁感应雷的装置,指定专人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定期向专业检测机构申请检测。; i) T' {7 ~" n0 k
1.4 计算机及其场地防雷电
) B! |8 ~# r$ H   不少单位为防止计算机及其局域网或广域网遭雷击,便简单地在与外部线路连接的调制解调器上安装避雷器,但由于静电感应雷、防电磁感应雷主要是通过供电线路破坏设备的,因此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保护首先是合理地加装电源避雷器,其次是加装信号线路和天馈线避雷器。如果大楼信息系统的设备配置中有计算机中心机房、程控交换机房及机要设备机房,那么在总电源处要加装电源避雷器。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必须在0区、1区、2区分别加装避雷器(0区、1区、2区是按照雷电出现的强度划分的)。在各设备前端分别要加装串联型电源避雷器(多级集成型),以最大限度地抑制雷电感应的能量。同时,计算机中心的MODEM、路由器、甚至HUB等都有线路出户,这些出户的线路都应视为雷电引入通道,都应加装信号避雷器。对楼内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进行防护的同时,对建(构)筑物再安装防雷设施就更安全了。
$ O6 n1 h- q  l, n: P0 L1 j5 o5 I# t$ a9 ~1 G( D
1.5高电压设备防雷电
! ]% \% ~1 ^7 ^   电力系统的发电站、高压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等的高电压设备,在雷电发生时极容易产生超高电压,造成设备损毁。通常在工程上,往往要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对高电压的耐受能力采用一级或多级设防。通过采用输电网金具接地、相线与地线间并联电容器或变压器隔离等方法把高电压雷电脉冲的幅值降低,使设备受到保护。   
5 w( _* d+ H! }& y5 ~二、防雷电方式
, q" |' Z; v6 c6 A) ^9 l, h& b 防雷电方式有常规和非常规两种。 * s4 U; `  [  ~' r3 }9 q  K
1、常规防雷电 ' T. P4 W) H' D& m6 E; ~2 u4 P
  常规防雷电可分为防直击雷电、防感应雷电和综合性防雷电。防直击雷电的避雷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又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防感应雷电的避雷装置主要是避雷器。对同一保护对象同时采用多种避雷装置,称为综合性防雷电。避雷装置要定期进行检测,防止因导线的导电性差或接地不良起不到保护作用。  A/ C, R$ _& k: w$ S2 M

5 f6 _, F: M6 y+ G) Z1.1避雷针防雷电
, @0 ~( g- n% Z9 B2 t   以避雷针作为接闪器的防雷电。避雷针通过导线接入地下,与地面形成等电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电场强度增加到极限值的雷电云电场发生畸变,开始电离并下行先导放电;避雷针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上先导放电;两者会合形成雷电通路,随之泻入大地,达到避雷效果。) Q5 g' o; u% V+ }
  实际上,避雷装置是引雷针,可将周围的雷电引来并提前放电,将雷电电流通过自身的接地导体传向地面,避免保护对象直接遭雷击。
2 k; h. d- ?6 F7 ^" \   安装的避雷针和导线通体要有良好的导电性,接地网一定要保证尽量小的阻抗值。
1 @! _1 A# q9 z2 r1.2避雷线防雷电
) ]! k/ g7 S  u- j' M   是通过防护对象的制高点向另外制高点或地面接引金属线的防雷电。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避雷线分为单根避雷线、双根避雷线或多根避雷线。可根据防护对象的形状和体积具体确定采用不同截面积的避雷线。避雷线一般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平方毫米的镀锌钢绞线。它的防护作用等同于在弧垂上每一点都是一根等高的避雷
3 B- @) f8 Y4 ~& A3 K3 F5 t 针。
' |% I* u! |! e0 [$ t1.3避雷带防雷电
! v8 t/ c& o4 a+ Q5 Y" J; M" i   是指在屋顶四周的女儿墙或屋脊、屋檐上安装金属带做接闪器的防雷电。避雷带的防护原理与避雷线一样,由于它的接闪面积大,接闪设备附近空间电场强度相对比较强,更容易吸引雷电先导,使附近尤其比它低的物体受雷击的几率大大减少。避雷带的材料一般选用直径不小于8毫米的圆钢,或截面积不小于48平方毫米、厚度不少于4毫米的扁钢。9 |2 M& w# z9 e: D' y3 E) j
1.4避雷网防雷电
9 x0 P& v6 B/ Y9 v   避雷网分明网和暗网。明网防雷电是将金属线制成的网,架在建(构)筑物顶部空间,用截面积足够大的金属物与大地连接的防雷电。暗网是利用建(构)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进行雷电防护。只要每层楼的楼板内的钢筋与梁、柱、墙内的钢筋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与层台和地桩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形成可靠的暗网,则这种方法要比其他防护设施更为有效。无论是明网还是暗网,网格越密,防雷的可靠性越好。
9 v: _0 D0 q4 y- f" A' `1.5避雷器防雷电7 L. [; E) q( b" s4 c5 m% s
  避雷器,又称做电涌保护器。避雷器防雷电是把因雷电感应而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高电压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用电设备不被击穿。常用的避雷器种类繁多,可分为三大类,有放电间歇型、阀型和传输线分流型。
' i5 n& R6 r8 g2 B   设备遭雷击受损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直接遭受雷击而损坏;二是雷电脉冲沿着与设备相连的信号线、电源线或其他金属管线侵入使设备受损;三是设备接地体在雷击时产生瞬间高电位形成地电位“反击”而损坏;四是设备安装的方法或安装位置不当,受雷电在空间分布的电场、磁场影响而损坏。加装避雷器可把电器设备两端实际承受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电压内,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 V0 n" E8 \: C- }1 i4 q& }# v& ~9 ^# a1.6 综合性防雷电( Q$ r. t& y9 {
  是相对于局部防雷电和单一措施防雷电的一种综合性防雷电。设计时除针对被保护对象的具体情况外,还要了解其周围的天气环境条件和防护区域的雷电活动规律,确定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等级和主要技术参数。采取综合性防雷电措施。程控交换机、计算机设备安放在窗户附近,或将其场所安置在建筑物的顶层都不利于防雷。将计算机房放在高层建筑物顶四层,或者设备所在高度高于楼顶避雷带,这些作法都非常容易遭受雷电袭击。
1 Q5 g& G3 L, U2、非常规防雷电   x: X7 b) i+ V. d: ?
  目前,除前面介绍的常规防雷装置外,也有采用激光束引雷、火箭引雷、水柱引雷、放射性避雷针、排雷器等防雷装置进行雷电防护,这些防雷装置称为非常规防雷装置。大多数非常规防雷装置还处于研究实验阶段,对新的更为有效的避雷技术的探索仍在继续。
& r/ B; \, g4 U* x" I4 C3 P2 e* K2.1激光引雷 + e6 O" Z3 G' ~& Z
  用强度足够的激光束射向雷云,来定向引导雷电,起到主动截雷或引雷效果。
) I9 l. }. Z4 W7 \. N' d7 B% }) v4 |1 w
2.2火箭引雷 / a" J) a! l0 A# n0 _: p
  用小火箭牵引一条金属丝直接发射到雷云中实现人工触发雷击而达到引雷目的。# I# S0 F' G1 @* {, p

$ D5 p, S. l. i" o" E& `2.3 水柱引雷 / K, B- G( u9 }' x" E( r0 s, c( `) {5 {
  利用脉动加压式高压水枪将水柱射向雷云形成引雷通道的方法。0 M5 ]) _/ K7 U3 s+ y# I
7 ~0 F9 [9 x, h5 S
2.4 放射性避雷针
3 J! D- R5 p, N! v" e% ]7 x   在避雷针等接闪装置顶部预先装上放射性物质或感应圈,加大空气电离程度提高引雷效率。起到增高避雷针高度的作用。5 D0 K) D! b' Q- c+ z

4 H4 j  ^/ ~, x2.5 排雷器
7 T% [! i1 f' c9 e0 B   在被保护物的顶部放置一个能生成与雷云同极性电荷的装置,使其下方形成一个排雷区,起到防雷作用。
事业是国家的,荣誉是单位的,成绩是领导的,工资是老婆的,财产是孩子的,错误是自己的。-------智慧改变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9 08: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安豆网|Archiver|手机版|中国安防论坛 ( 粤ICP备09063021号 )

GMT+8, 2025-11-26 14:21 , Processed in 0.060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