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3-19 08: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xi...
下面引用由xiangxiang发表的内容: 0 b; y( Z' |- |: ^, @
- h4 }6 X6 ^6 @( ^& V% @& Z; ~) N
我听有人说CCD摄像机在照暗处出现白点可以利用改EPROM来弥补,请问是真的吗? , l9 M/ D5 q( Y8 N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 |
+ h& r0 \. v$ A4 }
=======================================================
/ o, s* r3 R/ Y0 [8 b- ^: [6 j通过你的提问,可以了解到你对此概念上是一种模糊的认识~~~~~
" P- z6 ~/ G, l
3 b, o* | U3 D4 Q+ x- x }+ e下文里的死点或坏点数量为五百万单位,相机为DC或DSLR
! u' u- E' k% A+ w) E- j 关于CCD上死点的问题,CCD器件的制造厂家在生产的过程中也是无法完全回避的! ( ]) b# g9 B3 }
一片五百万单位CCD器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控制在3~4个以内的死点或坏点,就可以运用到普通工\民用级别上的光点设备上,当制造成整机后,以及在后期的仓储过程中,这些死点点或坏点还会继续增加到,销售时能够对于五百万级别的CCD器件控制在7个以内的坏点或死点,就为合格产品~~~~~当然,具体的合格品,还同这些死点或坏点分布的位置有关~~~~~CCD器件生产厂家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是自然界中的宇宙粒子带来的CCD器件损害~~~~~~严格的追求画质的厂家对于3300万像素也可达到0个疵点,色噪差异也控制在一个极端小的空间范围~~~~
! `' _( L9 I8 l( x/ F: O 相机行业里,在准专业或专业型号的相机,有个工具菜单,一般称为"像素映射",各厂称呼略有不同,翻译上也有差异~~~~其作用是利用临近的某一个坐标上像素,替换下坏点或死点像素的坐标.通过机器内部的记忆体固化并将信息存储下来,然后输出~~~~~
7 c: C' r& l& {! b: D- l: C- t. \ 当然,这种方式是需要相机有此功能~~~~~~但作为安保摄像设备的摄象机并不是都有此功能~~~~~ ; b) m, c5 C, [, g
* [: x% j! d( M' m% N) H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软件伪修复,其原理也是一样,只是这种伪修复信息保存在硬盘上~~~~~~~ 5 I) i5 n5 ~& e* u# w
通过,拍摄一张黑片(盖上镜头盖,并关闭光学取景器视窗,长时间暴光后得到黑片),用人工或软件自动查找的方式,标记出死点或坏点行列坐标,用邻近点替代该点~~~~~~ % r8 |( J/ ]6 O0 j& O
' } O! G' [% s( Y3 F" x) @ 两种方式,通过大多相机的使用者(具备专业摄影能力),多采用后种方式,当然相对麻烦一些,但对苛刻要求画质时,做到了心中有底~~~~~~ 5 |/ L* q% `% m% g% [
在购买相机时,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能够知道是否这台相机是否做过"像素影射",做了像素影射的相机,你能够很难发现原由的坏点或死点,已经被替换了~~~~~但如果了解机器的工程菜单的用户,是可以看到相关的修复次数信息~~~~~工程菜单的进入方法,相机的生产厂家视为绝密信息,各厂家各型号甚至各批次的进入方式也不同,有的相机是否进行过软件固件升级,其进入方式也不一样~~~~~~一般用户只能够掌握到使用操作菜单的进入方法~~~~
# B- E* b+ I1 ]* h" ]5 @1 E" j===========================
0 e7 d& l- b0 ~6 a& H: W呵呵,发上去时才知道 R2ALEX 先生出手比我快~~~~~~他写得很简明!一看就明白了~~~我在上文中提到的两种修复方式,都为"伪"修复.并没有对CCD器件本身进行修复! |
|